孫權很快藏住了臉上的喜色,沉聲道:“子敬說的不錯,不過南郡畢竟是公瑾打下來的,我若是就這樣借給了劉備,難保將士們不喜。待我至書公瑾,問問他的意見!”
魯肅也知道孫權的難處,雖心知周瑜不會答應,但也沒有勸諫了。
幾日後,周瑜接到孫權的書信,當即回信一封,送與孫權。
孫權收到周瑜回信之時,已是公元210年一月中旬,距離開春漸近。
孫權收到周瑜的回應,再次召集魯肅過來商議。
書房之中,主臣對座。
“這是公瑾給我的回信,你看看罷!”孫權將周瑜的書信遞與魯肅。
魯肅一看書信,頓時大驚:“主公,公瑾居然在密謀攻打益州?”
孫權點了點頭,低聲道:“益州劉璋闇弱,其麾下文恬武嬉,如今已是一月,距離開春已是不遠。
公瑾在信中說,趁著開春未至的這段時間,將兵馬秘密運送至夷陵,到開春冰消雪融,便突襲益州,如此便可順江而上,在劉璋反應不過來的時候,直達江州,殺入益州腹地。到時候益州失去東面屏障,必不能守,如此半年之內,便可兵臨CD,逼降劉璋。”
孫權的目光漸漸變得凌厲起來,一字一頓道:“你覺得公瑾的計策,可行嗎!”
魯肅眯著眼睛,說道:“我完全相信公瑾的實力,只要突襲益州成功,殺入江州這個腹地。劉璋沒有屏障可守,絕對不是公瑾的對手,半年之內,逼降劉璋,也絕對不是空談。
可是主公,劉璋麾下文武,就真的都是文恬武嬉之輩嗎?袁紹雖昏庸,但其麾下仍有田豐,沮授等大才,若是劉璋麾下有什麼明白人,那公瑾的計策,就無法實施,一但他在益州與劉璋僵持不下。那北方曹操突然南下,我軍剛剛經歷大戰,精銳都被公瑾帶去益州,若稍有不慎,便是覆滅……”
聽魯肅這麼說,孫權的臉色也逐漸凝重起來,旋即他搖了搖頭,說道:“不,我相信公瑾,益州就算有人才,公瑾他只要保密工作做的恰當,絕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殺到益州腹地。
而曹操與我軍兩線作戰剛剛結束,就算南下,短時間也籌集不了多少兵馬,只要公瑾能在掃平益州之後及時回援,我江東無憂!”
“這太冒險了,我不能同意!”魯肅搖了搖頭說道。
孫權看著魯肅,沉聲道:“子敬,當初曹操攜大軍南下,來勢洶洶,當時江東文武,甚至張昭都勸我投降。唯獨你與公瑾,力排眾議勸我對抗曹操,當時那種情況公瑾尚且可以戰而勝之,如今曹操還未南下,你為何不同意了呢?
更何況如今我江東佔據了南郡,江夏,整個長江防線皆在我軍控制當中,曹操水軍尚未練成,我有把握,在公瑾回援之前,曹操不能南下我江東半寸土地!”
魯肅連連搖頭,陳述著其中的利害:“主公啊,當初的情況與現在不同,當時我江東已經沒有了退路,只能與曹操決一死戰。而如今,我江東好不容易發展壯大起來,每走一步,不能再行險,而需要穩打穩紮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