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
吳黎應下,眼一眨不眨地盯著羊排,生怕長翅膀飛了一般。
空出手來,接過虎子淘好的稻米,好好瞅了瞅,最後還是不放心,自己又淘了一遍。
這時鍋裡的骨頭湯也熬得差不多了,招呼虎子,兩人連湯帶鍋端到一旁捂著。
又找了平時盛粥的大號菜盆,直接坐到了灶上,用羊油在盆上抹了一層滑溜,之後就把米倒進去開始蒸飯了。
呵呵,可別覺得吳寧這日子過的不錯,還吃得起白米呢。
錯了!
稻米雖說是精糧,可卻遠沒有後世認為的那麼精貴,也就是比粟米(小米)強上那麼一點罷了。
這個時代,最精貴的不是大米,而是白麵。
開始吳寧也不理解,按照後世的認知,好的大米應該是比麵粉貴一些的,可是在唐朝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兒。
一來,不論大米還是白麵,都沒有好壞之分。
說白了,這個時代哪來的後世那麼多品種,還給你五常大米、響水稻,河北的麵粉最勁道?
都是一樣的,一樣的產量,一樣的東西。
所謂好壞,也只是上磨的時候,磨得精不精細,稻皮麥麩多少的區別罷了。
而麵粉比大米貴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生產力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麵粉從麥子到磨成粉,耗費的人力和工序比大米多,所以它就貴。
......
到了現在,兩個灶眼都占上了,也做不了別的,四個娃娃就開始守著那塊羊排,大眼兒瞪小眼兒了。
“九哥兒....”
“啊?”
“你說那一貫錢....真是湯水攤子掙的?”吳黎閒得荒,又提起那一貫錢的事兒。
“嗯,真是。”
“那我和俺爹說說,不去窯上了,也在路邊擺個攤子。”
“滾!!”吳寧氣的差點沒背過氣去。
奶奶的,這就上來搶生意了?而且還是自己兄弟,做人果然不能太善啊!
“咱倆搭伴不挺好嗎?”
“好個屁!”
真當長羅山是九寨溝啊?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反正遊人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