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汴京美食經營錄> 第53章 油鹽枸杞頭 炒蔞蒿薹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章 油鹽枸杞頭 炒蔞蒿薹子 (2 / 4)

每個都吃了幾筷子,的確是好,可何姑姑沒忘了來這正事。

除了賜匾,其實也是受蔡良所託,來給小姑娘撐場子的。

新店開業頭三天是最重要的時候,頭一天更是重中之重,俗話說開弓沒有回頭箭,此時便是劍剛離弦,繃足了勁兒,還要看後續的餘力。

她當著諸人面稱贊:“這枸杞頭、灌漿饅頭尤好,你與我打包起來一些,我帶走回去,叫宮裡的姊妹也都嘗嘗鮮。”

枸杞頭是素蔬倒沒什麼,灌漿饅頭廢了她一番心思,裡三層外三層的保溫功夫做好,這才交到何姑姑身邊跟著的小宮女手上。

小姑娘伶俐、聰慧,一點就透,何姑姑臉上露出一絲贊許,私下單獨對她說道:“小娘子前程遠大,好好地做著,莫辜負了蔡內侍一番苦心。”

虞蘅笑,那當然啦,全副身家都在此了。

貸了市易務的銀錢,每月需得還款,一月一月跟後世房貸車貸似的,想不到我如今也成“房奴”,不過不是住房,而是商産。一想到住房,虞蘅又頭痛起來……上回謝夫人說她如今一個大酒店掌櫃,還與員工擠在小院屋舍裡,實在不像樣子,商行的人也會因此而看不起。

若說老店每月能有利錢七八十貫,還貸、員工工錢便要去掉一半,還剩下週轉的,或許一月能攢個小十貫?一年便是一百餘貫,還有浮白館、點心鋪子等的盈利……努努力,在這汴京城內買一套兩進院子,似乎也不是很遠。

當然,這些要建立在自己“安於現狀”且收入穩定的基礎上。

何姑姑走後,店裡的客人跟風,也點她點過那幾道菜。

阿柳炒枸杞頭炒到煩死,整個廚房,一股子野菜的清香。

凡是野菜,都比菜農常種那幾種蔬菜多一段清香,在這些個野菜裡頭,虞蘅覺得枸杞頭的香氣尤甚於薺菜,最適合涼拌了吃。

野菜涼拌做法總類似,有個通用的調料,焯過水,切得碎碎的,喜歡的同切些香幹與姜蔥丁,換作雞蛋幹或許也行,再澆上油醋調的汁子,一點蝦米,拌勻,入口很清很香,春天到清明這段時間,但凡吃到這種味道,都會有一種恨不得死在春天之感。

當然那樣也太不正能量了,於是虞蘅又做了油鹽炒枸杞葉,有清肝明目、退熱解毒的功效。

油是用的菜油,蒜瓣爆香,下鍋快炒,調味只一點鹽,又是極清香的味道,吃過便又不想死了,畢竟還有很多枸杞葉的做法沒有吃、也還沒有吃膩。

客人們也很買賬,誇贊另一道蔞蒿薹子,“脆,嫩,清香清香”食之,胃口大開。

有長安口音客人問虞蘅:“虞娘子怎麼盡喜歡做些南飯,是從南方來的?既在京中做生意,也該多做些北方菜,牛、羊一類的,照顧照顧北人口味。”

什麼水八仙、各種野菜,還有各種魚、蝦做法,迥異京城風味。

虞蘅一愣,因為前輩子生長在北方,她從來自詡是北人,吃食口味、習慣也向北靠攏,可真遇上地道北方人,才發現原來這一世潛移默化受的影響並不少。

做菜時習慣性放點糖提鮮,還有清淡的調味、以炒菜為主的菜譜……

一個蜀地口音,還揹著劍的客人,斜眼回去:“外邊那麼多北人開的館子,你這廝想吃,換家店便是,何苦來挑剔我們南人愛吃的?”

眼看著就要惹出一場南北之爭,虞蘅失笑:“客人們吃著好就行了,管它南北做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