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九一之小作家> 第5章 作家成名計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章 作家成名計劃 (2 / 2)

國內、省內的雜志往往是月刊或半月刊,要求嚴格,審稿漫長,論資排輩,一篇優秀的自由投稿往往要審上一年半載才會刊發,除非是編輯約稿或是名家投稿,才會在一兩個月內刊用。

本市的日報、晚報、青年報、僑報、行業報等就非常快了,往往編輯看中了,便即編即印,但有個前提,必須是作者原創。

編輯分析是否原創,一般採用兩個方式:一看作者,熟悉的作者,信用有保證;二是看內容和風格,抒寫本地風土人情、風景文化,貼近時代風格,且編輯沒有印象的,肯定原創。

這方面,楊子建在市文聯工作十多年,擁有二十多年的文學創作經驗,光是南劍州十多個縣市區、近百個鄉鎮的遊記散文詩歌就積累了四五百篇。

但要挑出符合高中生知識閱歷的,就必須進行一番修改調整,把那些成熟的文化哲思、人生感悟和思想升華給刪除或簡化。

南劍市人口五百萬,工業發達,是一個文化大市。

早年為了對島戰略,閩省沿海的工廠內遷,導致南劍市成為一個工業基地,經濟發達必然帶來文化鼎盛,《南劍日報》、《南劍青年報》、《南劍僑報》、《南劍建材報》、《南劍工人報》、《南劍廣播電視報》、《南劍稅務報》等多達十幾種,都是支付稿費的,其中日報最高,千字十五元,電視報最低,千字五元,其它大概是十元左右。

南劍日報一週有兩到四版的副刊,由兩位副刊編輯負責,一位言叢,小有名氣的詩人,負責《百花園》和《草地》,採用多是小散文、詩歌和散文詩,喜歡清鮮淡雅、溫情傳統的風格,最好帶著點人生感悟的小品,用稿量大,要求低,初級文學愛好者一般投這裡。

另一位叫簫鼓,是省內著名小說家,負責《丹霞》與《薔薇苑》,內容注重厚實,喜歡寫實的風土人情類散文,以及三五千字的短篇社會小說,審稿非常嚴格,用稿數量少,採用率極低,特別是小說,幾乎都採用市內名家的作品。

還有一個旅遊版塊,旅遊新聞與遊記混著刊發,也可以投,這要求就更低了,前世楊子建出外旅遊時,將景區導遊詞改改就能在這裡發表。

電視報、晚報和青年報是周報,電視報、晚報喜歡用生活小品和各類笑話趣聞,青年報多采用青年教師的抒情散文和詩歌,以及讀後感和評論。

其它僑報、行業報的發行則有些不太確定,有時一週兩期,有時一月兩期,用稿隨便,採稿率卻並不低,但也要看運氣,因為編輯總喜歡用熟悉作者的稿件。

楊子建大腦急速分析著。

其實,如果想要早些出名,投到省級報刊和國級報刊才是正確的路子,但他現在只有一個月的錢糧,為了生存,他必須盡早拿到稿酬,因此只有投稿市內報紙,一兩個星期就能刊登,然後再有一兩個星期就能收到稿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