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到了明朝後期,眾所周知。遼東經撫不和,幾乎就是慣例之事了。
當年,孫承宗孫閣老督師遼東,一連換了三個,遼東巡撫,都是因為經撫不和所致。
然而,對於這個問題,朱子龍的皇帝分身似乎早有計劃。
笑笑而語,一點也不緊張的說道:“眾位愛卿不必擔心,經撫職權重撫爭權所致,所以朕決定建議經撫分權而管。讓督師直接負責山海關兵馬,專心節制三方和聯絡蒙古封鎖建奴,保衛京師東北大門安全。”
“而山海關以北的土的軍民,交給遼東巡撫專管,經略使只指揮方向,而不直接控制關外軍隊。這麼一來,就有多個好處,一是徹底消除了經撫不合而導致互相掣肘的局面,二是,還有實現修建寧錦防線的計劃可能性。兩者各有專人負責,毫無衝突。”
好吧,朱子龍這會兒是說的口沫橫飛,百官聽的目瞪口呆,另眼相看之下,卻是也感覺有些道理。
此時,滿桂可以說是雄心壯志不減當年,鐵了心是衝著遼東經略使這個位置來的。
他做為邊關老人,很清楚經撫不和會導致什麼後果。
於是,帶頭高呼皇上聖明,投了贊成票。
一時間,保皇黨和中立黨,紛紛也投了贊成票。聲勢強過一些反對派!
最終,一錘定音,此事就此安排。
朱子龍當場宣旨,讓滿桂出任新的遼東經略。
遼東經略《明史職官二》言:天啟元年,置遼東經略。經略之名,起於萬曆二十年宋應昌暨後楊鎬。至天啟元年,又以內閣孫承宗督師經略山海關,稱樞輔。
遼東經略一職,是專為遼東戰事所設立的。
經略其實就是在和總督一樣的官,一般巡撫是朝廷派下去的,相當於特派員。也可以理解為,就像後世21世紀的香港經濟特區的,特別行政軍區首長!
專管軍事,權利很大,但不過問政治,地位都大於巡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滿桂意氣風發之時,臨散朝前黃立極這個內閣成員出來說話了,上書請示為原遼東經略熊廷弼正名。
黃立極此行為,卻是皇帝早就有了暗示,早有計劃。
滿桂和熊廷弼以前關係不錯,有些感同身受,立刻也趁機支援。
此時王化貞已死許久,新帥上任,朱子龍這個皇帝也趁散朝之時,亦然同意,恢復熊廷弼的正名。
追贈為少師,蔭封他的子孫為世襲錦衣僉事,每一代遞升三級。朝廷賜予祭葬,讓有關部門為他修建祠堂公祭。諡號襄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