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爌等人心中還有正直,全全同意。再則人已死多年,前事多人恩怨已消,何不順水送個人情?
至此,這個蒙怨多年的名將,熊廷弼——明末“遼東三傑”之一,終得正名。
併入正史留名:廷弼不取一金錢,不通一饋問,焦唇敝舌,爭言大計。魏忠賢盜竊威福,士大夫靡然從風。廷弼以長系待決之人,屈曲則生,抗違則死,乃終不改其強直自遂之性,致獨膺顯戮,慷慨赴市,耿耿剛腸猶未盡泯。
龍椅上,朱子龍也是心中百感交集。
能為一位歷史名將,提前正名,他也是心裡舒服點。
熊廷弼性格火爆、剛愎自用,為人不是很友善,但確有蓋世之才。這個人要是生在李世民的朝代,也許真的會成為大唐凌煙閣裡的千古名臣,只可惜他生不逢時,活在窮途末路、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後期。
他對領悟力較弱的蠢庸之輩,感到不能忍受,所以他的人緣不好,高高在上的那些官僚政客,尤其厭惡他。
最終,更是成為了黨爭之下的犧牲品。
不久後!
這次朝會的內容,就傳到了山海關那邊。
對遼東巡撫一職朝思暮想的袁崇煥,聽到訊息後,當場就傻眼了。
“遼東經撫分權?在遼東本地自籌糧款、組織百姓修緩錦州城池?試行寧錦防線?這是那個王八羔子,給皇帝想出來的缺德主意?”
這一刻,袁崇煥內心之中,宛如有一百隻神獸奔騰而過。氣的一佛昇天,二佛冒煙。
遼東巡撫倒是要當上了,修建寧錦防線的糧款卻要就地自籌?還有那個經撫分權什麼的?
真是坑爹啊!
然而,氣歸氣。此時的袁崇煥卻沒有膽子在這個時候辭官還鄉!
因為,寧錦防線是他提議修的,現在提出辭官。朝廷上那幫閒得慌的御史言官,不參他大言欺君才叫怪,朝廷不把他下獄問罪也更叫怪了!
這真是,自己約的炮,那怕再坑,也得閉眼把它打完!
他只能是認了!
(未完待續。)
喜歡我有皇帝分身請大家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