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是,不行!
東國現在以b2c電商為主,與原世界奶茶和馬爸爸兩個加起來站了7成多電商份額不同。
這裡的淘淘科技佔不到兩成,而其他的上百家大大小小的b2c電商佔了八成多。換句話說,這裡的電商市場極為分散。
在b2c電商裡面,排名前十的,加在一起也就20的市佔率。而且互相之間咬得很緊,誰能夠贏家通吃還完全看不出來。
但凡是平臺型的公司,都講究規模效應,電商不能做大規模,提高對賣家的話語權,降低自身成本,就很難盈利,最後錢燒完了就是關門大吉。
換句話說,別看現在上百家,曹深衝上去提供服務還挺嗨。但沒準明年五十家,後年三十家,再過兩年就剩幾家。
自己的客戶就越來越少了,雖然客戶越來越大,但當客戶大到一定程度,雲端計算沒準就自己做了。就算不自己做,曹深掰著手指頭,自己的雲端計算最後就兩三家大客戶,就是玩了個寂寞?
而且,這些電商上的賣家可不是統槽科技的客戶,自己想要基於雲端計算做點工具,讓雲端計算服務充分滲透,甚至滲透到賣家的上游產業鏈,基本是很難把控的,因為曹深沒有話語權。
所以思來想去,這事兒還是得自己搞。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搞?
原世界馬爸爸的電商誕生了大量優秀的賣家,在充分的競爭和有利可圖下,他們倒逼了供應鏈跟著自己一起成長,讓整個供應鏈能力不斷升級,催生了讓全世界其他國家不可置信的高效低成本製造業。
但現在,沒有!
淘淘科技的發展遠遠不如當年的馬爸爸,這導致淘淘上面大部分都不是什麼優質供應鏈的產品。
所以,如果做長尾市場,曹深面臨的困境是,既沒有優質賣家來經營,也沒有優質商品做供應支撐。
而且,這個世界現在的快遞業務真心是不行。
在原世界,電商的發展讓整個快遞業務突飛猛進,到了19年快遞業務有將近7成被電商包圓了。
物流的速度,在消費者面前是一個速度體驗的問題。
但本質上它是一個交付問題,時間的長短會嚴重影響庫存週轉率和資金週轉率。
交付越快,週轉越快,反饋也越快。
馬爸爸最初物流交付是57天,奶茶家做到兩天,就讓整個公司起來的速度就明顯比當年馬爸爸快。到了外賣行業,交付的時間變成了半個小時,所以外賣發展更快。
到後來的打車,小黃車,一個服務完成變成十幾分鍾,發展速度更快。
所以,曹深如果想超越其他家把電商搞起來,必須極大程度提升物流效率。
現在快遞是五天左右,比一年前的六七天已經有所進步了,也是託了b2c電商發展的福。現在,淘淘科技和大量的b2c電商其實都是用的快遞網路。
之所以快遞還不夠快,一方面是因為淘淘沒有發展起來。原世界的馬爸爸家可是站了電商快遞業務的七成以上。
另一方面,現在的b2c電商雖然號稱是貨發全國,但其實區域性很強。
因為基本都是賣的標準化產品,東西都是同質的,對於消費者來說購買的時候會選擇離自己近的電商。
這就導致,b2c電商使用的更多是快遞的區域性網路,對全國性快遞網路的效率提升幫助不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