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後,宗穎在梁山伯用一百顆震天雷將堤壩炸開,滾滾黃河水湧入了梁山伯。
很快,梁山伯水勢大漲,滾滾黃河水拍打兩岸,狂湧入汶水。
站在高處看著黃河之水用進去,宗穎也大舒了一口氣。
河東路汶水流經的兩岸除了加高堤壩,所有的百姓都開始後撤。
這是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
幾天後,黃河下游的水位開始往下落,京東路其他州府基本上都保住了。
探子飛快跑到泰安:“陛下,水退了,水退了!”
趙桓正在喝茶,他面色如常,氣定神閒,但其實手心已經布了一層細汗。
終於退了!
在水退之後的這些天,趙桓便在京東路遊走,四處訪問民情。
要說做實際的事情,他什麼都沒有做。
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一個精神領袖,在災難來臨的時候,人們需要有精神支柱。
具體的事情,由政事堂和河北路宣撫使去完成就好了。
災難雖然無情,但能凝聚人心!
透過這一次的洪災,趙桓也看到了朝廷的組織效率和動員能力。
從長遠來看,一個高效的朝廷是國家崛起的基礎。
幾天之後,趙桓渡過黃河,到了河北。
他看見河北大片大片良田被淹沒,看見遷移的百姓在原野的長道上排成長龍,每一個人都神情低落。
他們並不會背井離鄉往南邊,而是等到洪水退後,再次返回去。
因為那裡是他們的家鄉,沒有人願意離開。
三天之後,皇帝抵達已經被淹沒的濮州城北的一處人工堤壩上,這裡堆滿了土包,洪水被擋在堤壩前面。
前方還有整齊的呼喊聲,那是士兵們正在給自己打氣。
他們都赤膊著上身,一個個年輕有活力的小夥子,肩膀上扛著一包包泥沙,繼續在加固堤壩。
而山丘上的宣撫使軍帳門口正有許多士兵在做日常的訓練。
天空一望無際的藍,就像一塊藍色的琉璃。
皇帝的到來,引起了全軍將士的歡呼。
人們暫時忘記那八萬同袍死去的悲痛,徜徉在勝利的喜悅中。
山丘下,一些村婦和農民,準備了簡陋的食物,正和一些士兵蹲在草地上有說有笑地享受著這人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