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君?假的吧。觀念?也是假的吧?專制乃是一種強迫,強迫之下哪來觀念的真實和認同感的真實呢?連真正的認同感都沒有,又談得上什麼忠不忠呢……?一切不過只有純粹的利害和利益罷了。把他們凝聚到一起共同努力奮鬥的動力和原因只是自我利益的獲取而已,哪有什麼觀念不觀念的?觀念,理論,學說只是他們的遮羞布,他們中的那些成員又有誰真的在乎他們自己宣揚的那些觀念,理論和學說呢……?他們自己都不相信呀……為什麼還要那樣做呢?很簡單,因為有利可圖啊……他們看重的是這些現實的利益與利害啊,至於真正的精神原則的堅守,早就不知道被他們拋到哪個九霄雲外去了……?他們是致富者,而那些死腦筋的較真的真正的精神原則的堅守者,是必定會窮困潦倒的……這就是專制制度下的劣幣驅逐良幣的必然現象和結果……所以,僅僅只是分析他們所崇奉和宣揚的那些觀念,理論和學說的弊端和欠缺是遠遠不夠的……還得對這些面對專制的絞刑架頂禮膜拜的人的人格扭曲與精神癱瘓,原則喪盡等等進行分析……這種有奶便是孃的投機客與牆頭草屬性會使他們在遭遇困境與危機時一個比一個跑得快,一個比一個變節得迅速,沒有誰會為這種虛假精神原則的東西去殉道和陪葬,必定是一盤散沙,很快就會分迸離析消散貽盡的……想想看,一個人的外表,無論看上去有多麼的華麗和光彩奪目,但倘若他是那面對專制的絞刑架卻去頂禮膜拜的人,那他在精神內蘊上早就不值得我們去真正看重和尊敬了……僅僅就憑這一點,我們就不該被一個人華麗和光彩奪目的外表所迷惑……沒有精神的真實的力量,一切虛假的做作與應付都只會令人大敗胃口和驟然失趣,索然無味……”佩潔說道。
“那假如以打擊南面的洪王達政權為例呢……?我們該怎麼去做才是最有效的呢?”林震雄問道。
“很簡單,直接端掉洪王達及其身邊的核心力量,下面的烏合之眾自然就會不戰自亂……因為他們並沒有什麼真實的真誠的精神力量,原則和價值觀念以及終極信仰去把他們緊緊團結,連結和維繫在一起……所以他們是看似強大實則內在羸弱不堪的假老虎……”佩潔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你的信心還真是足得可怕呀,我可沒有你那麼樂觀,但你說的這個方法的確是非常有趣,值得我們去試試……對了,我還想再次聽你談談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與看法……”林震雄說道。
“我對這世界的理解和看法是什麼呢?我以為世界是一回事,人的理解和看法又是一回事。而且人的理解和看法本身也屬於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因此當你要用人的理解和看法來概括整個世界,整個宇宙時,顯然是非常滑稽和可笑的。世界遠和宇宙遠比我們的理解與看法要大得多得多,甚至可以說多到了無限……所以人在世介面前,自然面前,宇宙面前必須要保持謙卑和敬畏。但這也不是說人對這個世界,自然,宇宙的看法與理解就一點價值也沒有,一點也涉及不到真相。事實上人類透過自身的努力,不斷地在更新自己眼界與認識,看到的世界越來越大,知道的事情越來越多……比如以前認為太陽是在圍繞著地球旋轉,現在知道了是地球在圍繞著太陽旋轉。你說這一點是不是真相呢?當然是。但你不能藉此就推而之為整個自然和宇宙的真相。它只能說是包含在整個自然宇宙真相中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人的視野,眼界,認識與理解總是在不斷地得到更新的,總是會越來越豐富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無論怎樣它也永遠不可企及整個自然宇宙真相的全部。”佩潔說道。
“那麼生命存在的價值究竟又在哪裡呢……?”林震雄問道。
“生命存在的價值在於精神存在的價值,物質只是一個輔助條件。因此側重物質性,勢必終究會陷入精神的空虛,而側重精神性則不會如此。我的猜測偏向是,精神也好,物質也好,都來自同一個造物主。而人並不是這個造物主的唯一含靈作品,這個宇宙有多大呢?難道只有地球適合生命存在嗎?難道只有地球存在含靈生物嗎?不,應該是多得不計其數才對……那麼這些近乎無限的外星含靈生物難道就不是造物主的作品了嗎……?也同樣是。所以並非只有人靈人智人類才是上帝的獨寵……這種博大幾乎不是人類的靈慧與心智所能認識理解的……總之啊,只要人不把自己認為的東西當成是真理,那就一切都還好說,倘若把自己的東西當成是真理了,那就完蛋了……”佩潔說道。
“上次你在海外給我的回信至今都令我難忘,信上關於道德經的理解很是令我佩服和有些茅塞頓開的感覺,可否再談一點……?”林震雄說道。
“道家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意思在我看來就是,上帝創造了一種法則,這種法則分為正反對立互衝互抗的兩面,而這相反兩面相互結合起來成為一種第三種型別的存在,即一種正反合一的存在,這種存在是包容的,包容萬物,海納一切,所有存在合為一個整體。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就是說事物的正反差異分歧衝突對抗是上帝的設定,正如人性的天使與魔鬼兩面也是上帝的設定。所以不接受事物的正反差異分歧衝突對抗,不接受人還存在有魔鬼一面的事實,那就等於是在抗拒和不接受上帝的設定。但是人如果只看到這衝差異分歧衝突對抗的現象和事實,而不明白這種正反衝突對抗現象和事實是源自同一個設定者的目的,他就不能在這種衝突的狀態中去尋找到和諧的可能。既然上帝要設計天使與魔鬼的衝突對抗,設計死亡對人的考驗,袘的目的何在?一個沒有越過死亡考驗的靈魂不是一個值得拯救的靈魂,因為它對唯靈存在的信心不夠。假如你相信唯靈存在,你當相信,除了上帝,沒有誰能斬滅你的靈魂,所以除非上帝不願救你,否則任何的死亡都不過是物質肉身的死亡而不可能是靈魂的死亡……你越不過魔鬼與死亡的考驗在於你不相信有唯靈存在的情形,而只是執著地相信靈不過是物質的附屬,物質肉身軀體一滅則靈也就跟著沒有了,所以任何死亡都是靈與肉身的同滅。正因此,你認為死亡是人無法克股和超逾的終極障礙,魔鬼是人無法戰勝和跨越的終極障礙,因為一跨過去就是無限虛無的黑暗和深淵,就是什麼也再沒有了……可是你想過沒有,既然虛無才是你的歸宿,什麼也沒有才是你的最終,那你又為何突然出現和存在呢?總得有個原因和源頭吧?完全絕對純粹的虛無與什麼也沒有中怎麼可能會產生出有來呢?這在道理上是講不通的……。”佩潔說道。
“我有時候為什麼會產生那種莫名的空虛與恐懼的感覺呢?甚至都覺得自己的存在,好像是莫名其妙的……”林震雄說道。
“人為什麼有時候會產生莫名的空虛和恐懼?覺得一切都陌生得可怕,一切都顯得莫名其妙,無法理解?乃在於你只選擇了一個與整全分離的單維的某個碎片,於是也就把自己從整全的真相中抽掉和剝離,故而陷入虛無的恐慌深淵……當你把自己與整全的真相合一,你自己也成了整全真相的一部分,你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整全真相的顯現之一……你並沒有成為莫名其妙的存在,而是融入在整全真相之中……”佩潔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哎,這世界究竟什麼才是真相?什麼才是假象呢?”林震雄概嘆地問道。
“既然上帝設計了魔鬼與天使,設計了萬物乃至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分歧衝突對抗,你就不能說其中某一個才是真相而另一個則是荒謬,其中某一個才是正當而另一個則是錯謬……往往一個所謂的正當在另一種場景下可能就變成了錯謬,而一個所謂的錯謬在另一種場景下可能就變成了正當……任何事物本身都是充滿矛盾與悖逆的存在,此一時彼一時,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因此哪能把它們一口說死說滿,定性定論呢……?”佩潔說道。
“哎,怎麼才能實現我們那完美的理想呢……?”林震雄說道。
“人哪能實現什麼完美的理想?人的努力可能在向著完美的方向靠近,但是永遠也不可能達到和實現完美本身……也就是我們怎樣才能做得更好?而不是我們一定要去實現一個最好的完美的存在……”佩潔說道。
“你覺得我這個人有什麼優點呢……?”林震雄說道。
“你能真實地承認自己心中的魔鬼與陰暗,貪婪與企圖,自大與虛榮,自私與偽善,瘋狂與奢望等等,而這些在我看來並不可笑,因為上帝就是這樣設計你的……可笑的是那些要掩蓋這種真實的人……”佩潔說道。
“你覺得我心中的慾望可以憑藉我自己的實力去實現嗎……?”林震雄問道。
“你心中的慾望固然可以憑藉你的實力去將它們滿足,但精神氣質的相通卻不容忽視。倘若沒有這一點,強扭的瓜也不會甜。你雖佔有,卻並不快樂。因為沒有精神氣質的相通,對方不會對你完全敞開心扉,不會對你完全全情真情地投入進來,而只會敷衍應付……而缺乏這種精神性的參與,那麼你將快樂全無,愉悅盡失……人的精神的終究空虛需要面向創造自己靈魂,心智與情感的造物主對話交流,呼告祈禱,而不是僅僅只是靠自己的自由意志去自行消化……”佩潔說道。
林震雄聽了就有了些緊張,不知道佩潔的意思是認為自己的精神氣質與她相通呢還是不相通呢……?她說只有這樣自己才會完全敞開心扉,那他究竟對自己完全敞開心扉了沒有呢?然而她能同我相談相論這麼久,總不致於是完全關閉了她的心門吧?總之,哪怕她能對我開啟她自已心扉的一絲縫隙,我就都是還有希望的……
“那麼你對自我意識與感覺這種現象是怎麼看待的呢……?它究竟是先天帶有的還是後天形成的……?”林震雄問道。
“從唯物論的立場出發,自我就是由一堆只屬於我的回憶構成。由於這種回憶獨一無二,無法同生,無法複製,所以每個人的自我也就都是獨一無二,無法同生,無法複製的。每一個人都是偶然地降生於某一個家庭的,假如它不帶有先天的記憶,而是降落這個家庭後才開始展開了一系列的人生經歷過程,那麼記憶作為經歷的貯存,也就是在這種人生經歷開始展開以後才開始的,因此自我的開始也應該就是從這裡才開始出現的……人生經歷未展開以前沒有人生記憶,人生記憶沒有展開以前沒有自我意識。然而,人的人生經歷乃是充滿無限的偶然,可能,未知和變化的,因此人的人生記憶也相應應該是充滿無限的偶然,可能,未知和變化的,這樣一來,人的自我意識也就並非只是鐵板一塊,只此一個版本,而是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和變化性,此刻內向的我並非絕對的我,它只是從無限可能性與變化性中成就的一個事實而已,這個事實的人生經歷構成了我事實的人生記憶,這個事實的人生記憶又構成了當下這個內向的我的自我意識與感覺。試想假如在無限的可能性中成就的是另一個事實,那麼作為我事實的人生經歷將變成另一個,而相應的我的人生記憶也將變成另一個,因此我的自我意識與感覺也將變成另一個版本,或許在這個版本中,我的自我意識和感覺從內向變成了外向。照這樣看來,自我意識和感覺也可以是有無限的可能與變化的,這樣,自我意識與感覺的唯一性就被否定掉了。假如沒有靈魂,結果就一定是這個樣的。但假如有獨立和先於物質軀體而存在的靈魂的存在,則自我就是帶有先天記憶的,並非只是降生於某一個家庭之後才開始有記憶的,才開始出現自我意識與感覺的,而是這之前就存在自我意識與感覺。也許夢境能很好地說明這種自我意識與感覺究竟是先天就有還是後天才有的。但凡夢境中出現的風景,人物,事件與你現實人生所經歷到和經歷過的風景,人物,事件相似相近,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判斷這種自我意識與感覺是後天才形成的……?然而當夢境中出現的風景,人物,事件等等是自己現實人生中根本就沒有經歷到和經歷過的,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判斷這種自我意識與感覺是先天就帶有的……?在我自己身上這兩種情形都有,所以我的自我意識與感覺應該是這兩種情形的混合……”佩潔說道。
喜歡藍瑰請大家收藏:()藍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