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是中國菜嗎?”
布林加科夫神父有些興奮地問。
“是的,神父,今天我們就按照中國人用餐方式吃飯吧!”杜春琪說,烏克蘭正式宴請分三道菜,菜色不用描述,光是盤子、叉子就不少。而且用餐時還需要人隨時收拾走不用的盤子,她家現在只有阿尼西亞和麗娃兩個人幹活,其中一個還要帶孩子,麗娃一個人可有點忙不過來。
“當然好。”布林加科夫神父一生沒有結婚,早將杜春琪當成了自己的女兒,自然她說什麼是什麼。
說是按照中國人用餐方式,仍然還是有些差別的,至少杜春琪就貼心的採用了分餐制。
鮮香的魚湯、濃鬱的紅燒肉、素炒蔬菜,菜色十分簡單,已經讓布林加科夫神父贊不絕口了。
“真是美味。”他用叉子將紅燒肉安置在黑麵包上,像夾肉夾饃一樣大口吃著,花白的鬍子上都沾上了紅汁,他渾然不絕,繼續伸手拿起第二塊麵包。
鹹甜味實在太符合他的口味了,餘光瞥了一眼杜春琪的紅燒肉,看見都是瘦肉,眉頭皺起,“吉娜,你太瘦了,應該多吃些肥肉。”
“而且要吃黑麵包,黑麵包能讓人長得壯實,米飯可不行。”
布林加科夫神父一本正經地說,在他眼裡,杜春琪實在太瘦了,這可不行,對孩子喂養不好。
周存彥沖著杜春琪擠眉弄眼。
悄悄捏了捏腰邊囔囔肉,“我吃不下肥肉,而且吃多肥肉對人身體不好,容易頭暈。”
神父的眉頭皺起,沒有說話,算是認同了她的說法。
吃完飯,他又看了看周淑基,捏了捏她的小胳膊小腿,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孩子身體還行,夠壯實,女孩子雖然要身材纖細,該有的肌肉還是要有的。”
杜春琪看著女兒那一節一節像個小蘿蔔似的手腳,心裡捏了一把汗,回到現代可怎麼辦?那裡可不流行女孩子健壯。
“可不是,就這樣最好了,到現在一次都沒病過。”周存彥顯然想的和杜春琪不一樣,來這裡他最為擔心的就是生病,要知道現在可是連青黴素都沒有的時代一場病很可能就要了人的命。
女兒壯實他只有高興的份兒,至於那些眼瞎只愛幹瘦女孩的男人,周存彥表示他們的眼光實在太差了。
一味欣賞那種纖弱、幹癟、錐子臉是種病態的審美觀,就和一些朝代的文人一味欣賞病態彎曲的盆景一樣,過於狹窄的審美對讓他們失去許多對美的體會。
周存彥覺得女兒這樣就很好,看看那鼓起的藕節似的胳膊腿,那可不是肥肉,都有小塊小塊的肌肉了,一看就是個健康、活潑、可愛的孩子。
這天,杜春琪興奮的和周存彥說,“我從生産那天穿的裙子裡找出來幾包青黴素。”
周存彥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連聲道,“那就好,那就好。”
他們二人自幼在孤兒院長大,院裡的孩子生病是不給用好藥的,發燒時都是注射柴胡,只有嚴重才會打青黴素,沒想到反而是做了好事,他們到現在為止,發高燒還是一針青黴素就能解決了。
二人將青黴素藏好,如釋重負。
“至少我們不用擔心生病了。”他們不約而同地說。
“還有一件事十分重要。”杜春琪鄭重地說,“我聽說嬰兒在學習語言時,如果語言環境複雜,最好對孩子一人說一門語言,免得他們將兩種語言弄混。”
周存彥撓了撓頭,認同了杜春琪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