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手裡有幾個錢,想給父母最好的,已經是極為孝敬的了。可偏偏就是這份孝心,這份極致的孝心,送李父李母,走進一個痛苦的深淵。
尤其是李父,他蘇醒之後,就總是呆呆的,表現的像個孩子似的,有一點風吹草動,渾身都能打哆嗦。要麼抓住李國慶不肯放開,要麼抓著邢立強眼淚汪汪。
上了年紀的人,心理也會脆弱的。尤其是作為一個生活平靜的正常人來說,猛不丁的出了車禍,而且猛一聽說,在自己的車輪下,還撞死了人。這滋味兒,旁人沒辦法深刻領會。
李母這邊,第二天的表現倒是挺出乎大家預料的。
她在做了檢查之後,醫生判斷只有很輕微的腦震蕩,很順利的被轉到了普通病房和李父終於團聚了。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尤其是在這樣的時刻,夫妻二人的互相陪伴,便格外的重要。
他兩個在同一個病房裡,照顧的人手也可以少一些了。李小梅接著出去籌錢,邢立強開始跑肇事科和派出所。因為昨夜的事件李小梅堅持走了法律程式,那家人原本恐嚇說,今天要糾集更多的人前來報複的場景並沒有出現,邢立強要緊跟這件事。
李小紅和李國慶守在病房裡,陪夫妻兩個輸液、聊天兒。
李母在這個時候腦子還夠用。在看到丈夫如此的萎靡不振,她骨子裡的強悍勁兒便不得不抬頭了,而且腦子也清晰了起來。即便醫生說,她有了輕微腦震蕩,暫時還不讓她做劇烈的運動,但是腦細胞活躍起來還是很不錯的。
"國慶,你回咱家,媽的炕頭底下有個小本子,小本子上都記著呢,媽這幾年往外面借出了多少錢。你去各家催一催,就說咱家有事兒了,叫他們還上。"
欠債還錢原本就是天經地義的。李母曾經因為自家驟然暴富,被別人一吹捧一忽悠,便瀟瀟灑灑往外借出不少錢去。有些賬相隔的時間確實不短了,也該要回來了。
354欠賬能要回嗎
李父繼續是那種傻呆呆的,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致來。
李小紅也催著哥哥:"醫院這邊我看著就行,咱爸咱媽的腿腳沒問題,下個床很方便,你趕緊回家按咱媽說的做,說不定這些錢要上來的話,就用不著賣掉門面了。"
李國慶臉上全是苦笑。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爹了,但是對於上門要賬這回事兒,技術真的很不嫻熟。
不嫻熟怎麼辦?那也得鍛煉呀。刀都架到脖子上了,醫院的賬單看著就眼暈,需要金錢的投入,而且後期的賠償還沒商定。這些都容不得他有半點猶豫,該撕開臉的撕開臉,該張開口的就張開口吧。
家裡的長子,家裡唯一的男丁,這個時候必須要承擔起責任了。
李國慶也開始了奔波,一直到天黑的時候,才一臉疲乏的回到了醫院。
看到母親那張殷切的臉,李國慶不知道自己能說些什麼。事實上,他看到李母枕頭底下壓著的那個記賬的小本子的時候,差點兒嚇了一大跳。這幾年來李家在別人的眼中日子過得風風火火的,所以在一家人迷迷糊糊的情況下,李母零零碎碎、前前後後竟然總共往外借出了足有一萬多元。
一萬多元啊!現在這個時候,手裡都有買賣,甚至還有公司的姊妹幾人,哪一個能隨隨便便拿出一萬元錢來?李母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說這一萬元錢能夠及時的收回來的話,那麼也算是一件慶幸的事情,就當是原來攢錢了,現在家裡有事兒了,能夠派上用場。
可是偏偏今天的李國慶,已經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皮子,自尊心都覺得受到了侮辱和傷害,收回來的錢還不足500。
能好聲好氣的許諾說,“現在手頭緊,會馬上想辦法多湊一些,爭取早還上”的欠債人真算是好的。李國慶見到的最多的,竟然是板著臉不高興、不痛快、要錢沒有、要命一條這樣的極品債主。
嘲諷挖苦的有,也有說出的話,跟一把一把的毒刀子似的,直戳人的心窩子的。
尤其是,李母最關愛的,借錢借的最多的,李國慶的大舅舅。
李小梅讀高二那一年,大舅舅家裡要蓋房子給小兒子娶媳婦,李母一次性借給了大舅舅1000元。同一年的下半年,沒註明什麼原因,又借了2000。李小梅高三的時候,大舅舅家裡大兒子要偷生第三胎,終於生下一個孫子,因為嚴重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這個孫子想上戶口,要交罰款2000元,也是李母借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