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重生九零之梅開二度> 作品相關 (3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作品相關 (33) (2 / 6)

回到家裡的時候,那也是呼風喚雨,享受女王的待遇,這也導致李父的廚藝徹底的被鍛煉了出來。李母現在把自己保養的,像一個相當時髦的中年婦女。不但穿戴上特別講究了,今年過年時還打算把頭發燙幾個卷兒出來,要不是年前始終沒有空閑時間,這會兒肯定漂亮時髦更勝往昔。

這種心理狀態下,又趕上大年初一街坊跟鄰居們都聚到她的家裡來,李母怎麼可能放過這一個大肆炫耀顯擺的機會呢?自己也沒料到一出口,竟然應諾了七個人到自己的服裝店裡去打工,這不是亂彈琴嗎?七個人塞到那個服裝店裡,估計比顧客都要多了,顧客進去都沒地方站了吧?

"你倒是真敢答應啊!你閨女心疼你孝順你,把服裝店裡的大部分錢都給了你,你還在外面吹乎起來了,還應諾了給別人一人發八十,以後再漲到一百,你怎麼這麼大的臉、這麼大的能耐呢?"

李父在家裡的地位最近有些模糊,也很久很久沒有這樣趾高氣揚、義正詞嚴地教訓過任何一個家庭成員了,今天也算是好不容易逮著一個機會。

小梅這頓午飯吃的可舒坦了。三個兒女互相擠眉弄眼,憋著笑,聽父親義正詞嚴地教訓母親。再看看母親耷拉著腦袋,一邊表示誠懇的認錯態度,一邊又沒耽誤往嘴裡扒拉飯菜……

"爸,你快歇歇,飯要涼了。"

李小梅自覺說了這句話,就是挽救母親於水火之中。於是接下來的要求,提的就比較有底氣了。

"媽,大年初一我們也給你拜年了,你還沒給壓歲錢呢。"

李母終於覺得,自己回到了主導位置,眼睛一瞪,說道:"咱家就你掙的錢多,你還要什麼壓歲錢啊?"

"那可不一樣!我跟您要壓歲錢呢,是因為我還是小孩子您是大人。您今年掙錢不是掙的多嗎?給我們發壓歲錢,可不能就發幾毛幾塊的,您得給個大張的。"

這小閨女,是在變著法兒的給自己上眼藥吧?李母只覺得後腦勺兒一涼,李父剛剛落下的情緒又高漲了起來,清了清嗓子說道:"小梅說的對,這三個孩子都沒結婚呢,你都應該給壓歲錢,還不能給少。連街坊鄰居都知道你掙錢掙的多了,都興了去接濟街坊鄰居的心了,那更不能虧待自己的孩子。"

李母:"……"

李國慶面有不忍之色,小紅姊妹兩個可是笑得跟吃了鹽的老鼠一樣。李母先是很不甘心的一人給了一張十元的錢,然後李父又瞪著眼說,還要給他的那一份,於是李母這個大年初一出了血,整整給自己的孩子花費了六十元錢的壓歲錢。

"都怨那群老孃們兒,到咱家裡來胡說八道一回,把我給糊弄得暈頭轉向,差點兒沒掉進她們挖好的坑裡去。"

李母心中抑鬱不平,只能把火氣都撒到那群街坊鄰居身上。

大年初一的下午,就是在這些嘟念聲中度過的。新的一年,揭開了新的一頁。

其實應該感謝初一上午的這一場小鬧劇,得到了教訓的李母,從此以後再沒敢信口開河,隨便允諾別人什麼。甚至大年初三這一天,李國慶帶著她回了一趟孃舅家裡,面對自己的親兄弟和侄子侄女們,李母都守口如瓶,沒敢給予任何金錢上、物質上的許諾。

而且,也就是從初一這天開始,李母也不總在口頭上掛著,說服裝店是她的了,也不說自己是老闆娘了,盡管她真的是老闆的娘。

得罪了街坊鄰居、嬸子大娘們,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好,日子倒清靜了下來。李母好不容易歇息的這些天,就是回老家走走親戚,在家裡跟丈夫兒女們一起。每天變著花樣做點好吃的,縫補一下衣服加上繡花裁衣,過得倒也是蠻充實的。

153悠閑的日子要結束了

"我現在可算不上是文盲了。再看這些大字兒不認得幾個的老孃們,天天站大街、溜門檻兒、說東家道西家多沒意思,她們不搭理我,我還更看不上她們呢。"

李母這樣說,是有這樣說的底氣,她這幾天,繡花都能繡出大字來了。過年這段時間在家閑著,李父興之所至寫了一幅毛筆字"家和萬事興",李母看到後喜歡得不得了,當即決定把這幾個字繡出來掛到牆上。李母對這五個字辨認的很清楚,而且對認字也來了興趣,主動要求丈夫把自己的和家人的名字,都寫在舊報紙上張貼在牆面上,自己每天用手指著,讀過來讀過去,很得意的樣子。

李母這種舉動也同時刺激到了李父。本來他的毛筆字算不得好看,也沒有多少功底,寫出來純屬是糊弄文盲老婆。但是,被老伴兒推崇備至,還把字給繡了出來,他自己很是享受,又覺得字寫得不夠好,幹脆每天用空閑時間,好好的練起毛筆字來了。

家裡的學習氣氛非常濃鬱,文盲李母都在每天按照老伴兒書寫的毛筆字來學習了,何況是有志尚學,並且已經一隻腳邁入學霸的行列的李小梅呢。

她自己想好了,高二分科的時候選文科。所以目前對於英語,抓的特別緊,不但把新課本全本書都背了一遍,而且還買了幾本英語輔導書,有事沒事兒的時候,都拿著看一看、背上一背。

李母這幾天,又開始跟丈夫在一塊兒下廚做飯。用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真得多吃點兒油水足的,學東西很費頭。"

好吧,文盲的世界,普通人真心弄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說學東西"費頭",而不說費腦子呢?

飯桌上,經常有這樣一組對話。

"小梅,你費頭,多吃個雞蛋。"

"媽,我不是廢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