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304章 遷都之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4章 遷都之議 (3 / 6)

所謂樊鄧,便是古代樊國、鄧國的遺址。也就是後世襄陽一帶。

這裡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往西北走可以走武關進入關中,東方便是淮河,是整個江淮防線最為至關重要的地方,歷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裡確實是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絕佳壁壘。

齊高宗在剛剛南渡時,李綱便將此地作為國都的理想地點之一,而後來齊朝之所以能抵禦北蠻數十年,也是靠著襄陽與淮河防線。

它唯一的問題在於……

太靠南了。

更何況,在梁朝時整個華夏的經濟中心還沒有南移,北方的經濟條件仍舊高於南方。

關中平原雖然面積不大,但沃野千里,仍舊是當時最為繁華富庶的地區。

而且,河東、河北這兩地的經濟水平,也高於南方。

長安、洛陽這兩座城市,可以將關中、河東、河北、川蜀、南方等地給連線起來,在當時來說,不論是地理位置或是險要地勢,全都是建都的不二之選。

若是南遷到樊鄧一帶,固然在地利上更好一些,但此地對於關中、河東、河北這些地區的掌控力將會大幅下降。

換言之,基本上等於是把這些寶地白扔給了突厥人。

蕭瑀徹底迷湖了。

他難以理解為什麼這些人竟然全都同意了這個方案。

且不說焚燬長安、長安城的百姓要怎麼辦,就算能將百姓全都遷走,那除了長安之外的其他城池、村落呢?

沒了長安,突厥人難道就不能去搶別的地方了嗎?

遷到樊鄧一帶,如果勉強要找到唯一的好處,就是以梁高宗和太子為首的統治階層能夠更加高枕無憂,因為突厥人幾乎不可能打到那個地方。

至於關中、河北、河東突厥肆虐……

顯然,他們打算把頭埋到沙土裡當鴕鳥,裝看不見。

蕭瑀雖然內心十分不認同這個扯澹的計劃,但看到太子、齊王和其他的重臣竟然全都不反對,他也不敢說話了。

畢竟,梁高祖也並非一個心胸寬廣的皇帝。

以上帝視角觀看這一切的李鴻運差點高血壓犯了。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他差點以為自己手裡拿的是齊朝的劇本。

北方蠻族南下,統治階層的對策是遷都……

這既視感未免也太強烈了一點。

齊朝正統在梁高祖?

眼瞅著遷都這麼扯澹的方案真的要推行下去時,殿外傳來了急匆匆的腳步聲。

秦王邁著大步前來,身上都被雨水淋溼。

“父皇,不可遷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