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國戰爭階段,沒有和平,只有暫時的休戰。
但秦會之這種所謂的主和派,卻是賣掉國家利益以謀求苟安,甚至是謀求自己的私利。所以,說他是賣國派或者是投降派,更加貼切一些。
而這樣的路線,難度自然是最低的。
因為只要拋棄自己做人的道德底線,就可以達成自己的目標。
總之,楚歌一番分析之後確認,所謂的御史中丞李浩是個虛構人物,但卻完全是按照秦會之的劇本在演。
這讓他有些蛋疼,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演了這麼個留下千古罵名的終極狗賊。
都感覺自己不乾淨了。
這人的名聲實在太醜,所以不僅是他的名字以後沒有任何人再叫,甚至就連他的姓都有被汙染的趨勢。連帶著他的一切,都被唾罵,永世不得翻身。
但楚歌也沒有放棄這個身份選擇重新來過。
他覺得,官方安排這條路線應該是有一些深意的。
如果是走原本的賣國投降路線,那麼這個副本確實可以比較輕鬆地打通。
難道是想讓玩家在這個過程中,明白秦會之是如何一步步走上賣國求榮的境地的嗎?
而如果玩家沒有走這個路線,而是走了其他的路線……那麼,是不是可以用另一種更高難度的方式來通關副本呢?
帶著這種猜測,楚歌繼續進入遊戲中,開始準備新一天的挑戰。
……
再次見到完顏昌,楚歌就像是完全換了一個人一樣,完全卑躬屈膝地像完顏昌許諾,如果自己回到齊朝,一定能憑藉自己的能力做到宰執之位,並且儘可能地為金人謀求更多的利益。
本以為這樣毫無節操的行為應該能得到完顏昌的認可,然而,完顏昌卻只是意味深長地給了一個禮貌的笑容,寒暄了幾句,就又把楚歌給打發走了。
這次的嘗試,還是沒能奏效。
回到自己的住處,楚歌稍加分析,最終確認了自己的猜測。
“果然,想要說服完顏昌,光靠口頭的賣國,是不行的。
“完顏昌在最初對我說出那番‘共同促成議和’的話之後,卻遲遲沒有放我回齊朝,這顯然是因為完顏昌對我能否完成這個任務,有著很大的懷疑。
“他不確定我會不會忠實地執行他的計劃,所以對於放不放我這件事情,一直在猶豫。
“所以,我得想辦法說服他,讓他確認我會不折不扣地執行他的計劃。
“而這種說服,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
楚歌先嚐試了一下,如實地表達自己會完全站在金人一方、努力將所有齊朝的國家利益賣給金國、從而達成和議的這種想法,然而這並沒有獲得完顏昌的認可。
仔細想想,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因為這些話完全沒有說服力,而更像是想要跑回齊朝的權宜之計。
雖然描繪了很多美好的賣國圖景,但對於完顏昌來說,不能確定是否會兌現的承諾,一文不值。
所以,此時的關鍵其實不在於逃回去之後要如何做,而是要讓完顏昌徹底相信,這位李浩回去之後除了主和之外,沒有任何的其他路可走。
重新考慮清楚之後,楚歌再次找到完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