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這種提拔是皇帝親自做出的,這些官員心裡也會想,自己的官位實際上是王文川給的。
因為他們根本無從分辨,皇帝如此果決,到底是為了支援新法呢?還是為了支援王文川呢?
其實都不是,皇帝是為了自己的權力。但那些官員們,恐怕很難意識到這一點。而即使意識到了,也做不了什麼。
總不能上疏痛罵皇帝吧?這種事情就算看出來了,也不能到處亂說啊!
久而久之,皇帝表面上掌握著官員的任免權,但整個朝廷中全都是王文川的人,他任免誰,又有什麼區別?
到了那一步,楚歌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推行新法,不用再擔心有什麼反對和質疑的聲音。
什麼?還是會有?
不會有的,因為到了那個時候,楚歌不會讓這些聲音傳到皇帝的耳朵中。
連欺上瞞下都做不到,還算什麼權臣?
當然,楚歌也知道,哪怕這樣做了,他扮演的王文川也不可能成為無冕之王,也不可能真的徹底架空皇帝、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因為這個皇帝不是小孩子,他正值壯年,仍舊牢牢地掌握著權力。
齊朝畢竟不同於以往的那些朝代,制衡的因素太多了。
哪怕整個朝廷都是王文川的人,若是有朝一日皇帝真的下定決心要幹掉王文川,也還是有辦法的,只是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已。
就像嚴茂青能把持朝政四十餘年,是因為皇帝不想幹掉他嗎?實在是太順手了,捨不得而已。真想辦,也還是能辦的。
但就算有朝一日皇帝真的下定決心了,像對待歷史上的那些權臣一樣,把王文川開棺戮屍了,又如何?
這漫長的時間,足夠楚歌做很多事情了。
終於,皇帝被楚歌的這一番畫餅,給徹底征服了。
“那麼,依王卿之見,朕該從何做起?”
楚歌稍微頓了頓,然後說道:“請官家借臣武德司一用。”
……
楚歌回到府邸之後沒多久,武德司的一把手,提舉劉知恩就到了。
這位大宦官的臉上,顯然寫滿了疑惑和不解。
因為他實在想不通,皇帝讓自己來找這位拗相公,到底是為什麼。
楚歌微微一笑,對劉知恩說道:“劉提舉,請坐。”
所謂的武德司,就是齊朝由皇帝直屬的特務機構。
與大盛朝的錦衣衛不同,武德司的權力其實非常有限。因為齊朝有“刑不上大夫”的祖訓,文人的環境十分寬鬆,基本上沒有受到特別嚴重的迫害。
即便武德司揪出了不法之人,還得將嫌疑人送到大理寺去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