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行點點頭,道:“侯兄弟說的有理!這討虜軍如今名頭太大,還是謹慎些為好!既然他們能一舉攻下滿清的都城,必定有他的過人之處。何況,張某越是分析這討虜軍,越是發現其不簡單啊!”
有些話,張樂行沒有說出來了。以往,他們都是身處皖北一隅,又是鄉下,不大注意外部的訊息。如今知道了稱帝的聖王壯大發展史,便越是瞭解,越是心驚,這聖王發展得太妖孽了!區區二年多時間,便從一股小小的勢力,直接發展成為佔領整個南方,如今又佔領滿清北京城的最大勢力,比當初那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實力可還要強大得多。關鍵是他手下的討虜軍,對上清軍從來都是以少勝多,毫無敗績。
蘇天福性急地道:“那便如何?難不成,他們一封信,我們便服服帖帖地真的投靠他們不成?”
龔得樹也很是不滿:“盟主,我們捻眾新聚集結盟,目的便是反抗滿清。統治中原二百年的滿清都不怕,還怕什麼他什麼討虜軍?而且,我們又不跟他搶地盤,他們也別想到我們捻眾的皖北來!”
侯士維建議道:“盟主,各位兄弟,要不還是先看看情況再說吧。先不投靠,也萬萬不要得罪,看看他們的實力如何。”
“對,還是侯兄弟說的在理!就這麼著,先不回信給他們,攻佔了毫州城再說。”張樂行一拍大腿,就這麼決定下來。
不過,總藍旗主韓萬峰等人的離開,還是讓捻軍蒙山一層陰影。
三天之後,第一條地穴已經快要挖至城東的城牆下。張樂行聞報,當即下令,一天之內挖掘到城牆下,同時命人將找來的棺材填裝火藥,準備一旦挖掘成功,便進行地穴炸城牆。可沒想到,半個時辰後,捻眾來報,城東地穴被城內清兵發現,清兵反向挖破地穴,又從與渦河連通的護城河內引水倒灌入地穴,將裡面的數十名捻眾兄弟給淹死了。
張樂行大吃一驚,竟然被清軍發現了?幸好,他們採用的地穴之法是從四個方向,不單單一個城東,還能盼著其他方向的成功。
可沒想到,一個時辰內,其他三個方向的地穴,也相繼被清軍發現並破壞,都是引入河水倒灌進入地穴,其內掘土的兄弟,都被淹死在其中。
張樂行暴怒,他被城內的清兵給激怒了,當下便發誓要為淹死的兄弟報仇,便欲領兵直接攻城。
侄子張禹爵勸說不如先製作大型攻城器具,直接攻城會損失很多兄弟,前番藍旗捻眾攻城,不是已經摺損了那麼多人手,毫州城卻一絲未動。
張樂行哪裡聽得進勸,也等不了那麼多了,當下命令直接攻城。在他看來,他是盟主,可不像韓萬峰他們一個藍旗,如今的其他三旗還算聽他的命令,齊心協力,再加上這幾天臨時製作的一批雲梯,拼死一幫兄弟,必定能將毫州城攻下來。
當下四旗捻眾,一旗一面城牆,合力攻城。
張樂行下令所有捻眾分為兩班,日夜不停,輪番攻城。一時間,毫州城殺聲震天。
七八千的捻眾一齊攻城,讓城牆上的清軍產生了很大恐慌。城樓上,袁甲三指揮知州宮國勳和參將宋慶以及另外的兩名千總各自負責一面城牆,率領城頭上的兵勇奮力還擊。並組織城內的鄉紳和百姓走上城頭,燒沸油沸水往城牆下潑灑,砸石頭磚塊,一時間,倒也將城牆守護得紋絲不動。
城下,張樂行親自帶領一幫鼓手擂鼓助威,捻眾聞到鼓聲,呼號著大喊,蜂擁攻城。
看著捻眾抬著雲梯架在城牆上往上攀爬,不計生死地奮勇攻城。張樂行興奮起來,只要有數十人爬上城牆,殺出一道缺口,後面源源不斷的捻眾兄弟便會跟上,便能破城!說到英勇,張樂行自信自己手下的一幫捻眾精壯不輸太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