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後他們就發現,自己大意了,沒有閃。
營部確實給他們規劃了廁所,不過這廁所和大家想象中的廁所大有不同。
吳會省位於兩條母親河其中之一的下游,歷來為外人所知的稱號中,都有魚米之鄉一條。
而既然是魚米之鄉,在地理方面就少不了另外一條几乎與其繫結的形容:水網密佈。
營部為倖存者隊伍考量頗多,就在今天晚上紮營的營地附近,便有一條小河。
聽營部的意思,是希望他們衝著河水解決生理問題。
……
躺在被褥裡,李儉能感覺到身下旱田的形狀,聽見遠處山林中零零散散的槍聲。
今天是晴天,能看到夜幕中的星星,還有月亮。
李儉拼盡全力要在睡前,讓這副景象替換掉方才在河流邊看到的畫面,但他還是控制不住地想到:這樣的夜晚,之後起碼還有兩天。
……
凌晨時分,學生們就已經醒了,用水和壓縮餅乾解決早餐,也有在靠近河邊的地方洗漱的——別誤會,他們沒用河裡的水,用的都是隨身攜帶的飲水。
經歷了昨天晚上那樣的廁所體驗,大概會有很多人,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對河水抱有潔癖般的疏遠。
好吧,那就是潔癖。
用餐後,營部發出指令,通知撤離隊伍繼續行程。
……
11月8日,早上。
李儉覺得哥幾個實在是太硬漢了,從烏女大學出發開始,一直到現在,他們竟然是全程靠自己走過來的。
其他隊伍裡多多少少有幾個上車輪休的同學,也有在旅途中突發疾病讓軍醫照顧的,但哥幾個愣是沒啥事——除了髒了點臭了點。
其實,昨天夜裡,他們就已經離聚居區很近了。但有些工作存在疏失,只能等到今天早上才能步入聚居區。
據說是因為大量人員匯入聚居區,登記人員不堪重負,在修改和繁複的登記工作中,和原定計劃有了出入。
不過今天起床後,營部通知烏女大學北宿舍的獲救學生,他們早上就能進入聚居區登記。
聽聽,登記!
“怎麼登記啊,不會是拿支筆在紙上寫‘黃承志,几几年生人,籍貫何方,家住何處,從何處進入聚居地,身份證號巴拉巴拉’之類吧。”這幾天一直被室友嘀咕要拉他去做登記工作,黃承志現在對人員登記之類的事情格外敏感,生怕自己會被輪到什麼莫名其妙又繁瑣程度高到爆炸的任務。
“那東西也太容易被修改了,起碼還要按手印,保留指紋。”陳濤邊走邊搓手指,好像這樣就能讓自己的指紋更清晰。
“不止,哪有讓人自己報這種資訊的,萬一有人謊報呢?部隊都能用上這麼多電子裝置,登記人員的時候用上電子裝置,很正常吧?說不定還能透過內網查詢我們的個人資訊,直接登記呢。”李儉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
“現在還能查到這種東西嗎?”胡志嘉有點質疑。
“誰知道呢,這些系統對我們來說是黑盒子似的。”李儉聳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