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確實有,現在我不知道,以前都能搜得到每個人的資訊,當然,是自願的。”黃承志為此條件甘作人證。
“那就只能祝你被拉去做登記工作的時候,可以用上全自動的登記工具了。”
……
走了一陣,他們終於見到了已經聽聞許久的吳會省聚居區。
準確地說,是見到了聚居區外圍的,外圍防禦設施的一部分。
那是一片……柵欄。
像是光柵一樣的柵欄,密密麻麻的,不知道是鋼管還是鐵管,混雜著帶刺鐵絲網。
來自各地的倖存者隊伍從彷彿高速公路收費口的大門中排隊進入,護送他們前來聚居區的戰士則在旁側的特殊通道進入聚居區。
很快,就輪到來自烏女大學的各位進入聚居區大門。
在進入登記環節之前,營部向學生們交代了一些登記環節中的細節,方便學生們儘快透過大門和之後的登記區和檢疫區。
嗯,在他們透過大門之後,不僅需要登記,而且需要檢疫。
內容挺多的。
雖說戰士們可以透過特殊通道進入聚居區,但也只是進入,會和倖存者隊伍在同一片規定的區域接受檢疫……
在啟程前和路途中就表現出帶病的倖存者則會送去集中休養,走的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特殊通道——他們會在臨時聚居區中生活,直到健康後再進入永久聚居區。
大家都已經走到這了,只要接受登記和短時間衛生健康觀察而已,就能看見在聚居區恢復生活的可能性。在足足四天的跋涉之後,學生們再次煥發出與被戰士們援救時同樣的精神,在各個學生代表的指揮下,以樓、樓層、寢室為劃分方式,在大門前排成方陣。
501寢室和502寢室短暫分別,排在不同佇列,向大門前進。
隨著人群漸漸透過大門,李儉離大門越來越近,他也得以看到兩旁柵欄的具體形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柵欄確實是由金屬管組成的,它們被釘死在矩形框架上,並交叉著打上了不少鐵條。
有電線被安裝在金屬管上,電線的一頭連線著監控,另一頭則連線到地下。
如果李儉沒有看錯的話,在不遠處還有哨塔,哨塔上還架著一挺重火力機槍。
他揉了揉眼睛,將自己想看到的東西設定為接近槍炮的形狀,再次掃視周圍的柵欄。
果然,在調整關注物件後,那些稍加掩藏的槍口還是能被識別出來。考慮到軍隊隱藏槍炮的技術能力,這些會被人辨認出來的槍口,針對的物件應該不是人。
李儉低下目光,悄悄打量周圍靠近大門的倖存者。
在注意到柵欄處處都可能藏著槍口,並且槍口正指著他們來時的方向後,大部分人看起來都得到了解脫——在現代社會,幾乎每一個人都明白,槍炮機械的威力有多大。
他們馬上就要住入有這樣的槍炮在外圍保護著的聚居區,不論這些槍炮是無人操控的還是如何,總之,他們將和外頭無處不在的變異動物的威脅說再見了。
當然,也有些人在意識到槍口後立刻躲到了一邊——這才是正確的做法,如果是在麥瑞卡,看到這種景象的倖存者群體,大部分人應該都會瞬間尋找掩體,或者抬起雙手。
李儉在意識到槍口的瞬間,也有些想要躲開,但還是沒有采取行動。
一則是,他心裡相信,這些可以帶走他性命的武器,不會朝他開火;二則是,他拉著板車揹著包,腰上還捆著被服包,他咋躲啊。
李儉輕聲咳嗽,示意室友看向旁邊探出柵欄的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