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北風道:“沒有弄反,我覺得挺好的,尤其用在屍骸上面,這腳底下埋著的屍骸,比之一隻螻蟻,確實不如。畢竟螻蟻再怎麼樣也是活物,是活著的生命,這世上難道還有比生命更重的東西嗎?或許對於個人來說是有,但是對於人這個總體的概念來說,我覺得應該是沒有的。就算退一步說有,那也影響不了屍骸跟螻蟻性命的比較。”
“從生命的意義上來說,一萬具白骨都比不上一隻螻蟻。”解諸道。
希北風道:“而一隻螻蟻,又怎麼能比得上你的高興與否,比得上你的美好日子呢?”
“所以,咱們的日子,比腳底下的屍骸,重要了不止一萬倍。”解諸道。
希北風道:“很對,很現實。”
“也很殘酷,不是嗎?”解諸道。
希北風道:“現實,就是殘酷的。只不過有時候大家忽略了。”
“那現在是怎麼回事,何必強調現實的殘酷性呢?”解諸道。
希北風道:“沒什麼好強調的,只不過是直白點說而已,所謂的殘酷又不是一件事情兩件事情,而是整個人類社會的現實。”
“嗯,所以還是看下一則論語比較實際吧。”解諸道。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孔子在陳國說:“回去吧!回去吧!家鄉的學生有遠大志向,但行為粗率簡單;有文彩但還不知道怎樣來節制自己。”
“這是藉口吧?”解諸道。
希北風道:“其實孔子就是想回家了也說不定。”
“那果然就是藉口了。”解諸道。
希北風道:“或者也是現實呢?畢竟他一個人跑到別的地方,縱然名聲再怎麼大,也不可能大得過在老家的聲望吧。而且收學生,教導學生這件事情,你一個外國人跑過來教我這邊的學生,你覺得你能多如意?”
“看來是水土不服。”解諸道。
希北風道:“可能是水土不服,也可能是隻是單純的,孔子落伍了。”
“為什麼落伍了還有那麼多人追隨呢?”解諸道。
希北風道:“孔子的思想可能落伍了,但是孔子的學識,卻沒有落伍,或者說,正是那種落伍的學識,才是他真正的本錢。”
“那問題來了,孔子的思想流傳至今,怎麼能算得上是落伍呢?”解諸道。
希北風道:“孔子的思想確實很落伍,談仁義重過談利益,這就是落伍啊。”
“你這純粹就是想抨擊吧。”解諸道。
希北風道:“現實而已,不必抨擊。看下一則論語。”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記人家過去的仇恨,因此,別人對他們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