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大宋將門> 第526章 二王相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26章 二王相鬥 (1 / 3)

司馬光是個很好學的人,也十分聰明,王寧安引進西夏的青鹽,保住了雙方的和平大局,又順便打擊鹽商,降低了西北的鹽價,數百萬人收益。

司馬光都看在眼裡,他覺得這是一門大學問,實在是博大精深,因此不斷鑽研王寧安的種種作法,又觀察皇家銀行和西京銀行的運作,司馬光自以為雖說比不上師父厲害,但是也有六七成功力了。

可是真正聽完這堂課,司馬光被震撼得無以複加。

在他的眼裡,王寧安不斷上升,甚至有追上孔夫子,和聖人並駕齊驅的勢頭!

不是司馬光捧王寧安,實在是他講的這套東西,完全可以自圓其說,自成一家了!

任何一種學說,有兩個必不可少的東西,一個是說服別人的理論,一個是實實在在的效果。

就拿儒家來說,仁孝、忠義、三綱五常、君臣父子……這些構成了一個嚴密而完備的道德體系,吸引了大量的信徒,並且了維持了一千多年的興盛。

在儒家體系之下,士人透過美化三代之治,透過漢唐的興衰歷史,不斷充實他們的論據,只要任用賢臣,虛心納諫,於民休息,行仁政,施王道,就能長治久安,千秋萬代傳下去。

倘若不是出了王寧安這個妖孽,儒家的這一套東西,至少還能延續幾百年,沒有人去懷疑。

相比起儒家的體系,王寧安從貨幣著手,也構建了一個系統。

這個系統的核心就是勞動和貨幣!

一個簡單的道理,不管幹什麼,只要勞動了,就要獲得相應的報酬,有勞有得,不勞不得!

簡單和樸素的道理,比起儒家的那一套,理解起來容易多了。

而且王寧安從根本上賦予了研究貨幣的正當性。

以往計程車人口不言利,誰要是盯著錢,誰就是小人,彷彿他們從來不是為了俸祿當官一樣!

在儒家的眼裡,錢和黑心、貪婪、狡詐、欺騙、小人等等負面詞彙聯系起來,是根本碰不得的。

王寧安卻告訴大家,錢沒有錯,錢是勞動價值的衡量工具,是百姓和生活的世界簽訂的一份約書!

真正讓人鄙視厭惡的應該是不正當的,違法天理國法人情的利!

求財無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從這個觀念出發,自然就是研究錢,研究錢背後的道!

王寧安創立皇家銀行,解決錢荒,提供資金保證,收複幽州……種種成績,足以正面他的理論是對的。

有理論,又有成功的範例!

這不就是一家之言嗎!

假以時日,發揚光大,師父的高度,足以和孔夫子並駕齊驅,甚至超過老夫子!

作為先生的弟子,未來的自己,豈不是能成為72位賢人嗎!沒準排名還在前面呢!

司馬光很是激動,甚至有些手舞足蹈了——歷史學得好的人就是能聯想!

……

王寧安前後講了五天,在第一天闡釋了貨幣來源之後,他自信心爆棚,又講了銀行的運作,存貸款利率,還有貨幣發行量,以及紙質貨幣等問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