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瀚海唐兒歸> 第460章 墨家、府兵制與四時纂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0章 墨家、府兵制與四時纂要 (3 / 6)

所以張昭,一直盯著鋼鐵的質量和產量,花再多錢的,也要把東西搞出來,把成本降下去。

因為這樣,才能把甲胃的價格降下去,要是能降到明朝那個成本,府兵制不說永遠維持,至少可以多維持幾十甚至上百年。

別小看這點時間,能多維持這麼久,對於一個王朝,甚至這個民族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冶煉出高碳鋼和低碳鋼難不難?其實真不難,因為科學研究這個東西,最重要的就是方向。

只要方向不會錯,幾千上萬次的實驗與改進,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也是張昭一直砸錢的原因。

因為他雖然不知道具體的辦法,但他知道大概的方向。

也只有他捨得把海量的錢財往這上面砸,張昭的子孫,必然沒有他這麼大的決心和眼界。

所以這些起步工作,張昭決定自己來完成。

“這一次,我們可能要招攬大量中原災民進入我大涼,十四你要協助劉翁,多吸引人才進入國子監,特別是引導他們學習墨家奇巧。”

戰爭時期嘛,肯定是要把最多的資源花在戰爭上面的。

兩人也沒有什麼意見,劉納甚至還表示,要將國子監中幾個頭腦最靈活的,送去學習一下墨家奇巧。

離開國子監,張昭繼續回到宮中,召集手下的官員們商議。

因為接受災民的事情定下來了,但是招攬災民遠赴河西隴右,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幾百上千里路,起碼是十萬人規模的遷徙,這都要提前沿途設定好補給點,各地官吏還要同心合力,路上也還要拍官吏去管理,士兵去維護秩序。

加上張昭自己還要把肅州龍家人、甘南黃頭回鶻,以及一部分靈州党項遷走,這又是接近十萬人的規模。

要乾的事還真不少,全國官吏幾乎都要動起來。看來今年下關中,估計是不太現實了。

華州,就是後世陝西華州區,此時它是一個擁有節度使的軍州,下轄鄭縣、華陰、下邽三縣,州城則在鄭縣內。

鄭縣往西,有一條名喚遇仙河的小河,自南向北匯入渭河。

遇仙河畔,則有一個小鎮,就名叫遇仙鎮。

作為長安的東大門,華縣在盛唐時,是達官貴人莊園的聚集地。

遇仙鎮這邊也差不多,昔年關中土地肥沃之時,沃野千里的遇仙鎮,是一等一的繁華所在。

此時的遇仙鎮,雖然不再那麼繁華,但在這種亂世,也算不錯了。

鎮上大多數人都姓韓,還出自昌黎韓氏,乃是昔年開元時期宰相韓休及其兄弟的子孫。

因為這裡,昔年就是韓休的莊園所在。

不過,離韓休的時代,已經過去快兩百年了,這位韓文忠公的威名,自然也就沒法再庇護後人,他們也就淪為了平民。

去年年底,遇仙鎮先是在冬季遭遇了大水災,開春又遇到了蝗災。

不過韓家這種抱團生存的大家族,抵禦災害的能力比一般百姓都要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