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盛唐的府兵是什麼人?那是家裡往上數幾代,都是戰場砍人的勐男,是專為殺人而生的活閻王。
想象一下,你是個勳貴,你想去兼併一家人的土地,但是這傢伙是個府兵,他爹也是個老府兵。
父子兩壯的跟牛一樣,穿上甲胃手持利刃,尋常十來個人近不得身。
他們箭術還好,一把弓隨隨便便能幹掉你好幾個人。
且他們還不是單獨一戶人,這些府兵個個都有親近的上司、同袍、義兄弟,這種血與火結成的友誼,特別牢固。
而且但凡是府兵,都有些遊俠脾氣,為了義氣,那是真敢當街殺人的,惹到一個,那就是惹到了一群。
這時代可沒什麼監控,也沒什麼人臉識別,去兼併這樣人家的土地,派人去根本沒用。
因為他門敢在鄉間直接把你的人給殺了,尋常的官吏、衙役根本不敢去惹他們。
甚至惹毛了,他們敢在夜裡把臉一蒙,衝進你家裡,把你也給一刀砍了。
這乾點什麼不好,去惹這樣的人家,完全是投入和受益,極大的不成比例。
所以,一般的豪門大族,根本不會去兼併這樣的刺頭,多得是人剝削,何必自找不痛快?
可最後府兵怎麼還是被兼併了呢?
那就得從武則天這個敗家娘們說起了。
因為府兵聽起來風光,但他的基礎是自負盈虧的。
這種模式,就有一個先決條件,打仗不能敗的太多,敗的太慘,戰敗多了,府兵就會因為虧損而破產。
最為致命的是,一個府兵戰死以後,如果軍隊打敗了,那麼他的甲胃,就基本收不回來。
一套甲胃對於一個府兵來說,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往往父子兩代人血戰好多場,才能積攢起一套盔甲。
一旦失去,那打擊就是致命的了,父親戰死,盔甲回不來,兒子就沒有甲了。
沒甲你還算個毛的府兵?還拿什麼獲得穩定收益?
於是兒子就只能典當了家裡的田地,以求置辦起一套甲胃去戰場上拼命。
結果剛上戰場,又碰上一場大敗,哦豁!兒子也戰死了,甲胃又沒了,完蛋!直接破產。
就算沒戰死,可是仗沒打贏,沒有繳獲,沒有賞賜,典當日子一到,土地也沒了。
心灰意冷的府兵,要麼去當了盜賊,要麼戰死在了下一次,要麼徹底淪為了佃戶流民。
大唐的府兵就是這麼沒的。
武則天擅長政治鬥爭短於軍事,有時候還喜歡發瘋。
在她手裡,原本威名赫赫的府兵連吃敗仗,幾年間就把幾代人的積累敗光。
導致後來的府兵跟農夫沒什麼區別,府兵制也就玩不下去了。
張昭的後代中,會不會出現武則天這樣的帝王?
那是很有可能的,搞不好後代中有武則天這種能力的,還要算是不錯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