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重要的是,各行各業的發展,顯然不是少數幾個人的努力就能帶動起來的,雖然李昭在機械方面折騰出了這麼大動靜,但在其他方面,發展的也未必就真的很快,就如水泥行業,這個想要發展需要的是大規模的建設,顯然現在國家沒有那麼多資金搞大規模的建設,廠裡的大建設估計已經是全國之最了。
打發了那些專家,蘇雅這時問起娜斯佳:「你在工地都做些什麼啊?」
聽到蘇雅的問題,李昭都有點想笑了,娜斯佳還能幹嘛,看她那一身乾淨的衣服,這還不明顯嗎?肯定是打醬油了,最多就是跟著提供下翻譯,畢竟她和那些專家是不一樣的,她是有職務在身的,搞研究之類的和她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果然娜斯佳說道:「我能有什麼事情,就是翻譯啊,而且一般也不用我來翻譯,只有他們分的太散了,我才會跟著一部分人,當下翻譯,不過我倒是拍了不少照片,到時候洗出來給你們看看,沒想到你們這農村日子這麼艱苦。」
李昭聽娜斯佳這麼說,其實心裡還是很不是滋味的,這個時代的農村是真的很苦,甚至都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也許有人問,不是有那麼多土地嗎?但這個時代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產量太低,而且還需要交公糧,一般一畝地要交的公糧大概在二百到三百斤的樣子,這些公糧還是以小麥、水稻為主,不收雜糧。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不多種一些地呢?實際是不是不願意種,而是根本種不了,一是大部分的土地其實已經開墾出來了,二來就是人力能夠耕種的面積是非常有限的,要知道這個時代,很多農村就是牛都是非常缺的,不得不人工拉犁、耬之類的農具,這樣的情況下,你又能苛求他們種多少土地呢?
這樣的情況下,農村想要吃飽飯,就不得不種一部分小麥之類的細糧,然後多種一些雜糧,小麥之類的細糧用來交公糧,而紅薯之類的雜糧用來當主食,再配合一部分野菜、紅薯藤之類的,混個半飽,如李家村這樣的,能吃飽飯的真的不多,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人想要加入到九九八廠農場裡的原因所在。
畢竟有了農機,他們能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副業之中,畢竟種地只能溫飽,只有副業才能致富,而九九八廠的副業,則是生態農業,不僅可以盡最大程度的利用有機質,最重要的是能夠肥田,這樣還能讓糧食豐收,最後能吃飽飯。當然,農場裡漂亮的房子,優渥的生活條件也是重要原因,畢竟誰不想過得好呢?
這時蘇雅聽了娜斯佳的話,也接著說道:「真的嗎?正好我準備寫一份關於這次建設的報告,你拍的照片,說不定就有適合我用的,等洗出來我們一起找找。」
娜斯佳聽了之後,說道:「可以啊,到時候我也看看你是怎麼寫的,不過你們今天怎麼有時間出來了,李昭不是很忙嗎?我來了之後他休息都是數得著的。」
蘇雅這時笑著道:「我們啊,一是看你做什麼呢,第二就是出來散散心,你在這邊轉悠了這麼多天,有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帶我們一起去玩玩。」
聽到蘇雅這個要求,娜斯佳沒好氣的道:「哪裡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啊,到處都差不多,各個地方都是一些破房子,村裡人也都是穿的破破爛爛的,小孩子也都是髒兮兮的,現在我才知道,以前他們李家村有多特別。」
李昭這時笑笑,說道:「我們以前其實也是挺差的,和你看到
的其他村莊都是差不多的情況,也就是你來之前的那兩三年才好一點的,都挺不容易的。」
李昭倒是沒有撒謊,開始好一些就是他開始折騰了才開始的,首先就是各種人力農具被李昭給弄出來,大大加快了種地的速度,也就有了人力乾點別的,比如伐木、修溝渠等,副業多了起來之後,他們手裡有了點錢,蘇父又是鎮上的民兵連長,可以託關係搞到點票,也才算是將村裡經營的稍微好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