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娜斯佳,沒有問出什麼好去處,李昭也就開車帶著兩人到處閒逛一下,講真的,這個時候確實是沒有什麼太好去的地方,首先京城周邊大部分的地方都開始了大建設,所以想找清淨的地方,除非是去爬山,或者是去李家村這樣已經建好的地方,只是去李家村他們也沒人接待,李昭大哥和嫂子也都忙的腳不沾地。
李父需要每天跑十幾二十個地方檢查,李昭大哥又怎麼可能倖免?他的事情比李父還多,他不僅需要幫著李父搞好管理,還需要管好建設的安全問題,不僅是建設中的安全問題,還有治安以及糾紛問題,一天也是從早忙到晚,李昭大嫂同樣很忙,她一直參與後勤一類的工作,想想現在服務的人數,多忙可想而知。
不過現在的建設還是有一點比較好的,那就是所有人目前都是在他們村子附近幹活,沒有如上河工一樣,需要跑幾十上百里,然後十天半個月回不了家,現在都是白天上工,晚上回家休息,所以不需要操心住宿的問題,不然更麻煩。當然也就是現在了,建大棚的時候,就需要安排人員的住宿問題了,那時候趕時間。
畢竟不能耽誤太長的時間,幾萬畝的土地,還牽扯最少幾十萬的建設人員,一旦耽誤了,帶來的損失還是非常大的,當然廠裡無所謂,主要是村民的損失大。
三人也是邊走邊聊,看到感興趣的地方,就下車看看,有波光粼粼的湖面,有剛剛返綠的青山,中間還會夾雜一些花朵,亦或是開始開花的油菜田,只是還沒有到油菜花盛開的時節,不像專門挑日子春遊時那麼優美,不過出來走走心情倒是挺好的,好像一下子將所有的煩心事都掃空了一般。
而且這時最適合唱上幾首歌了,李昭一提議,馬上蘇雅和娜斯佳都同意了起來,先是蘇雅唱起了一首英雄讚歌,這首歌現在倒是很流行,是這個時候最流行的電影英雄兒女的主題曲,這個電影,廠裡已經放了有幾次了,每一次放蘇雅都要拉著他一起去看,不過這首歌寫到倒是很好,經常能在街頭巷尾聽到。
聽完蘇雅唱的一曲,娜斯佳也唱了起來,不過她唱的是喀秋莎,這首歌三個人算是都會,蘇雅就和娜斯佳開始了雙語合唱,這個時候,真的很開心。
就這樣,幾人走走停停,時而下車看風景,時而一起拍拍照,偶爾也會一起唱唱歌,就在幾人開車邊走邊看的時候,蘇雅突然問了一句:「你看那個人是不是秦京茹?那個應該是秦京茹的物件吧,你們研究所的人,你認識吧?」
聽了蘇雅的話,李昭也順著蘇雅指的方向看去,還真是,就見男的穿著中山裝,騎著腳踏車帶著秦京茹,而秦京茹懷裡還抱著不少東西,這一看就是週末帶著物件回家啊,不過比較尷尬的是,李昭並不知道那個研究員叫啥,這也沒辦法,廠裡的研究人員太多了,四千多了,他經常去的也就那麼幾個研究所。
這時李昭說道:「我還真不知道他叫啥,好像姓胡,平時不常見的。」
聽了李昭的話,蘇雅沒好氣的道:「這還是你手底下的人呢,你都不認識。」
李昭無奈道:「有四千多人呢,我哪裡能都認識啊,再說了,我也就參與少數的幾個專案罷了,而總專案數,已經有六七百個了,我哪能誰都認識?」
蘇雅這時看著費力蹬著腳踏車的人,說道:「咱們要不要帶他們一程,我看他們蹬腳踏車挺費勁的,反正我們也沒有什麼事,秦京茹咱們都認識,男方也是你手底下的人,如果真是週末回家見家長,也算是給他壯壯聲威,好看一些。」
李昭倒是無所謂,說道:「可以,反正我們到哪都是逛,一會送了他們,也差不多可以找個地方吃飯了,下午我們再合計一下,一起去哪看看,怎麼樣?」
對於李昭的說法,兩人自然沒有意見,也就
調轉車頭,向兩人追去,不過這時娜斯佳倒是問了起來:「你們廠都研究什麼啊?居然有四千多研究員。」
李昭這時看了蘇雅一眼,笑著說道:「那可就多了,你現在接觸的農業,還有腳踏車、汽車、鍊鋼什麼的,我們還拉著幾家醫院成立了醫藥研究所,那位是車輛那方面的,我平時比較忙,車輛這一塊的東西,我平時都只是見見他們上司。」
李昭隨便說說,也沒有細說,準備就這樣糊弄過去,你總不可能和她說是研究坦克的吧?不過一會也要注意,不能說漏嘴了,畢竟很多東西是不能洩密的,不過今天也是沒注意,將研究所的人數個說了出去,這也挺麻煩的,畢竟這麼多研究員,一聽就知道廠裡不簡單,不然不可能有這麼多的研究人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