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領導問道:「那如果是相應崗位的技術人員,一般應該能達到多少分?」
聽了領導的話,這位技術人員說道:「以我的經驗來看,一般的應該能得七十分,比較優秀的能得到八十多分吧,想考滿分比較難,我們部裡大多數也就這個水平,也只有少數能夠考到滿分,能夠比較好的將人員水平區分開。」
聽了技術人員的話,領導就將幾人打發了出去,接著說道:「說說情況吧,這次有多少不及格的,居然能讓這麼多人舉報你,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封舉報信了,都是匿名舉報的,基本上都是說你搞打擊報復、以權謀私什麼的。」
李昭一聽,也是無奈,這手長在別人身上,還能怎麼辦?於是李昭解釋道:「領導,我也不想這樣啊,開始的時候,我是想看看能不能發現可以調進研究所的人員,你也知道,我們的研究任務是非常重的,就說金屬研究所,現在基本上都是每天都在加班,取得的成果您也看到了,今年新出的冊子,就有不少修改。」
聽了李昭的話,領導點頭,他當然知道情況,今年不僅新增了四十多種合金,去年推出的合金效能,都有一些提升,這都是研究所的成果。而新增的合金,除了一部分是李昭拿出來的,有十幾種還是研究所自己根據原有配方衍生出來的更優的配方,當然這些進步也是正常,畢竟是剛開始研究,以後進步會越來越慢。
一些年之後,可能每年能拿出來三兩種更優質的配方,都可能是奢望,但現在可以進步的空間卻非常大,所以現在幾個研究所都是成績斐然。
這時領導說道:「你別想從我這劃拉技術人員了,我也缺,給你調過去那麼多,已經是極限了,你看看有哪個地方有你那的技術人員多?不僅人員多,而且整體技術實力也比較強,大部分拿出來都能到大學當講師、教授。所以,你就別想再在我們這裡打主意了,接下來只能你們自己培養,大學生都很難給你們了。」
李昭聽了只能苦笑,這有時候會哭的孩子也沒奶吃啊,不過有機會還是要多說說才行,畢竟將來要研究的東西可不少,缺人可不成,於是說道:「我也知道這種情況,這不就想著把軋鋼廠的技術人員給利用起來嗎,所有就組織了一次考試,看著報名的有九百多,怎麼著不得有二三百比較好的,哪知道會這樣啊。」
看著李昭一臉苦澀的表情,領導說道:「你說的倒也在理,最後結果怎麼樣?」
李昭這時就將成績單直接遞給了領導,讓他自己看,然後就解釋了起來:「誰知道這所謂的技術人員水分居然那麼大,一場考試下來,除去二百多繪圖員,七百多人的技術人員裡,直接有二百多零分,這是崗位知識,什麼都不懂啊。不及格的有三百來人,其中五十分以上的百十人,實在沒辦法,這百十人也都留下了。」
聽了李昭的話,領導說道:「這已經算是非常鬆了,不過那沒及格的篩選了沒有,要是新工倒還可以原諒,畢竟可能沒有怎麼接觸這麼多的知識。」
李昭
當然明白這種情況,畢竟這個時代的師傅都是敝帚自珍的人,一般都不太願意將自己的知識傳播出去,這種情況在六十年後都是常見的情況,更何況現在,於是李昭繼續說道:「也篩選了,有三十多個是新工,而且跟的師傅也是不怎麼懂,這些人也都重新安排師傅了,剩下的接近四百人,我就都給調崗了。」
李昭這次調崗不可謂不狠,畢竟一次直接將將近四百所謂技術人員直接給砍了,不比未來的下崗潮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