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包括自主品牌,跟給國外品牌的代工生產。
看上去,紅紅火火的製造業,讓種花家掙了一大筆錢。
可是,每一臺VCD跟DVD的專利費用卻高的驚人。
首先是硬體的專利費用,其次解碼軟體的專利費用,甚至家庭影院杜比聲也要支付專利費用。
一臺小小的DVD,需要支付大大小小十幾道專利費用。
原本製造一臺DVD就已經內捲到沒什麼利潤,在扣除這些專利費用之後,很多品牌的DVD每一臺的純利潤僅僅只有幾塊錢人民幣。
表面上看,種花家制造了全球
80%以上的VCD跟DVD機,可是自己手上掙到的錢卻少的可憐。
最終淪落成了給專利持有者打工的下場。
這種局面更像是一些大型的商場,消費者租賃了商場裡面的店面,每一家都花費了不菲的租金。
可是一年幹下來,扣除租金之後甚至比打工掙的錢還要少。
最終,每一位老闆只能感慨的說,他們就是為房東打工的苦命人。
正是因為在半導體領域內吃過虧,所以霓虹國在佈局未來的時候,無論是哪一個產業,並不單單隻包括汽車產業。
每一家公司投入資金研發的時候,都會瘋狂的製造專利陷阱。
甚至某一個專利,如果在種花家進行申請的話,這款專利只會申請一個專利編號。
可是如果這個專利被霓虹國所發明,他們會把這個專利進行拆分,專門有相關聯的團隊研究如何利益最大化。
恨不得把一個專利拆分成十幾個不同的小專利,然後利用這些拆散的專利製造陷阱,然後形成一片無人敢踏足的雷區。
只要有人不怕死,敢在這種專利上進行研發,就一定會觸及到霓虹國的專利。
一旦專利官司開打,對於後來者而言,註定是一場耗時耗力耗錢的悲劇。
正因為如此,全球各地的大公司,並不僅僅只是在資源跟財力上壓制後來的小公司。
而是希望在專利這獨特的賽道上,給後來者製造無數的障礙。
因此,當霓虹國最終決定了,放棄混合動力。
不再堅持油配電的混合動力為下一代研發主力時,當全面決定進攻氫能源這座大山的時候。
尤其是看到全球所有國家都沒有第一時間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去研發,於是霓虹國覺得自己撿到了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