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王十年十月,巴國水師第一次誓師遠征。
這次出行的船隊一共有大中型木船十艘,旗艦巫王號,長二十三米,寬七米,高三米,載重五十人,剩下全都是三十人大船,分別代表則巴國十大族群,水師統領莫親自帶隊,備足一年消耗的食物、衣物、藥材和武器,從季蒼河口水師訓練營出發,旌旗招展,鼓號齊鳴,浩浩蕩蕩順烏龍江而下,直奔遙遠的東南而去。
這一次不求征服,只是為了單純的探索蠻荒未知的勐獁河流域。
徐晨想要知道,眼下巴國所在的區域,到底在處在這個世界的什麼位置,遙遠的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勐獁河流域是否還有規模更大的人類聚集區。
未來,巴國不可能一直守著拱火盆地和烏龍江兩岸這片狹小的區域發展,還需要尋求更大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時間忽忽,轉眼又三年過去。
季蒼河兩岸河堤已經修完了上下游五里區域,兩條高聳的河堤夾道而立,完全阻隔了季蒼河每年夏天肆意氾濫的洪水。
兩岸平整的河岸邊,已經逐漸變成另一種房屋毗連,纖陌縱橫的繁華場景,整個王城附近,再也找不出昔日任何蠻荒的原始河灘氣息,兩岸定居人口數量突破四千,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個人口密集的繁華都市。
而這一年,巴國的大中型船舶數量突破五十艘,小船更是無計其數,大小舟船在季蒼河、烏龍江、微山湖、油桐林湖地之間穿梭來往,勾連起一幅熱鬧繁華的水路交通網。
巴國水師歷經三年的不停探索,已經將勐獁河流域上下三千里區域全部打探完畢,並且到達了遙遠的大海,同時還在沿途尋找到十數個大大小小的族群部落。
對於這些遙遠而且分散的部落,徐晨沒有要求水師進行強行征服,只是帶去了巴國大量精美的陶器、麻布、銅器、錫器、衣服、書籍等進行交流。
而面對巴國如此強大的艦隊,這些仍舊還處在茹毛飲血狀態的原始部落在驚恐之中也將巴國水師視作神靈一般伏地膜拜,其中也有一些有巫的部落,願意跟隨船隊回到巴國王城,在見識到這裡的繁華之後,徹底歸服巴國,願意接受巫王陛下的統治。
雖然這種統治沒有太多意義,但徐晨還是對這些蠻荒部落進行了不求回報的經濟扶持和技術文化輸出。
一花獨放不是春,只有不斷的將巴國的先進文明進行大範圍的傳播,帶動更多的原始部落步入農耕文明,推廣相同的語言和文字,未來人類種群才會發展的更快,人類文明才會快速發展壯大。
安卓蘋果均可。】
晨王十五年。
羽公巫向巫王申請建造羽公城。
前後經過近六年的發展,鹽礦和油桐林區域已經幾乎連成一片,聚集了超過兩千人口規模,昔日蠻荒的原始密林之中,已經變成了一片繁華熱土。
其中以鹽礦為中心,形成一個佔地近三平方公里的巨大生活區,開闢農田數千畝,另有往北通往羽公族、往南通往蒙族、往東通往油桐林的三條馬路。
油桐林湖地的油桐、共桐資源豐富,已經成為了整個巴國的油料基地,經過遷徙定居的人口也已經形成規模,圍繞湖地四周開闢出來數千畝農田。
烏龍江南岸建城的時機已經成熟。
徐晨帶著王城官員和群巫前去認真考察之後決定開啟建城計劃,規劃建造巴國第二座城市,並且將這座城市命名為鹽城。
而在同一年,塌革族向王城申請發動了迴歸祖地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