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筆趣閣> 第六十九章 獻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九章 獻計 (1 / 4)

青山遙望,霧氣氤氳。

河畔的農田裡,農人們挽起鐮刀,奮力割麥。

從關北遷來的軍士家屬,極大改變了晉絳的社會風氣乃至生產生活習慣。

他們帶來了大量的牲畜,主要是肉牛、奶牛、綿羊,甚至還能養得起馬。

他們並不把所有地都種滿粟麥,相反每年都有一大堆的休耕地。

休耕地種各種牧草和豆子,勤快點的人家把牧草割回家餵養牲畜,懶一點的直接在耕地旁建牲畜欄,放牛羊進地裡吃那些高產牧草。

他們喝奶,吃乳酪、奶酥、奶渣、奶皮。

他們的宅園不種桑,不養蠶,他們種葡萄,做葡萄乾,釀葡萄酒,用糟渣餵奶牛。

他們的奶牛產奶好多,多到讓人驚訝。

他們居然吃牛肉,吃很多牛肉。

他們還是漢人嗎?全新的高效農業生產模式,極大衝擊了晉絳百姓的觀念。

他們固然愚昧,固然不識字,一生中絕對沒有遠離過村莊,但不代表他們傻。

一桶又一桶的牛奶擠回家,做成酸漿、乳酪、奶酥、奶粉,孩子們吃了身體賊健壯,生病都少。

本地孩子全都圍在外來孩子身邊打轉,期望他們手指縫裡漏點奶渣之類出來,好讓他們能夠一飽口福。

本地男人看著人家地裡割了一茬又一茬的苜蓿、驢喜豆等牧草,百思不得其解。這世上還有長得這麼快、這麼多的草?牛羊還這麼喜歡吃?而且長這麼多東西出來,地不瘦嗎?很多晉絳本地人家想一年兩熟,但不敢,因為地力會耗盡,兩年三熟已是極限。

搶了人家的地和牲畜?這可都是武夫的家人,你想啥呢?那就只能虛心請教了。

本地女人看外來青壯男子的眼神也不對勁。家裡生活這麼寬裕,嫁過去絕對不愁吃穿用度,這不比守著家裡那些地,一年到頭土裡刨食,還刨不到幾個強?軍士家屬們則很驕傲。這都是夏王帶來的好處,走到哪裡都讓他們高人一等,天底下還有比夏王更有本事的人嗎?夏王可當聖人矣!邵聖正在“農家樂”。

今日帶著四個兒子去鄉下巡視,還體驗了一把生活:割麥子!邵聖兩世為人,兩世都割過麥子,對土地有著很深沉的感情。

當然了,兩世割麥子的場面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前世割的時候無人圍觀,大家都在悶頭幹活。偶爾有人直起身來捶捶腰,問問別人家的進度,然後繼續幹活,枯燥得很。

這一世割麥子的場面太宏大了。親兵幾乎站滿了田埂,滿臉橫肉,挎刀持槍,虎視眈眈。也就這個年代媒體不發達,不然還得有一堆攝像師、記者啥的。

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出門,這會太陽慢慢升起,日頭漸毒,滿頭大汗的邵聖便招呼兒子們撤了。

他走後,軍屬農場的佃戶們湧了進來,繼續未完成的工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