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興漢圖秦腔安萬全本> 第226章 天賜良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6章 天賜良機 (2 / 2)

“太祖方東憂呂布,南拒張繡”,這還僅是中原一地,少數民族尚有烏桓鮮卑西涼,各地軍閥尚有劉表、張魯、孫策等人,未見一人因曹操佔據中央而歸附。而曹操幾個最為得力的股肱謀士與猛將,也很少是因為響應朝廷徵辟而來到他門下的。

無論是吸引人才,還是攻城掠地擴大勢力範圍,都是靠他“政治清明,善於用兵”

。反過來,既然是迎奉天子,那曹操就等於將漢室的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成為眾矢之的。一邊周瑜罵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一邊荀彧還滿心期待他重振漢綱。之前統一過中國的三位皇帝,無一人面臨過如此複雜而矛盾的政治處境和法理難題。

隨著曹操權勢的增大,政敵也越來越多,他不得不騰出手來解決這些問題──比如進獻三個女兒、殺伏皇后一家、誅孔融,如何平衡漢朝與自身的關係,耗費了曹操的許多精力。比較兩個對手:江東在孫堅死後便不以朝廷為顧忌,劉琮現在可以以正統自居,高扛匡扶漢室的旗幟,兩家幾乎沒有內部鬥爭,故可一致對外,鞏固自身。

士族對曹操的抵*制也不容小覷。曹操出身士族最為歧視的宦官家庭,又以軍功起家,用人唯才是舉,不信天命,厲行法制,抑制兼併,每一條都與士族觀念背道而馳。

被內外事務困住了手腳的曹操,以及得到交州之後便失去的周瑜的孫權,再加上慌亂的劉璋邀請自己入蜀,真可謂天賜良機,劉琮不得不用!

得到法正、孟達等人動身前往荊州的訊息,劉琮隨即拜訪了蔡瑁,雖然蔡瑁已經退隱多年,但說到底他還是劉基的外公,襄陽最大家族的代表。

“岳丈,劉季玉欲邀我入蜀共抗曹操、張魯……”時隔多年,劉琮也早已不計較蔡瑁當年與曹操的貓膩。

倒是蔡瑁十分愧疚,如今劉琮問計於他,他也毫不保留:“劉璋闇弱,益州宜早圖之!”

在蔡瑁看來,擊退了曹操的劉琮是唯一能夠與曹操一爭高下的英雄,既然遲早要逐鹿中原,得此良機,自然應該早圖之。

“嗯,眾人皆勸我,我欲親征,何人可以留守?”劉琮這話也是他內心猶豫的,文聘是抗曹的主力,不能動,諸葛亮,劉琮一直不希望他參與軍事,政務和器械已經夠他忙了。甘寧守江夏、劉磐駐長沙也是防止江東*突然發難……

“你可放心東征,留黃祖守襄陽,有他與我在,他人不敢異動!”

“謝岳丈大人!”蔡瑁雖然退隱,但名望仍在,如果他能夠鼎立支援黃祖控制荊州局面,倒是沒什麼擔憂的。

得到蔡瑁如此答覆,劉琮也算是吃了顆定心丸,他最擔心的就是蔡瑁牢記前嫌撒手不管甚至暗中為難駐守荊州眾將。要知道攻略益州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隨即劉琮傳令文聘、龐統、魏延等人齊聚襄陽召開了一次高層會議。當眾人得知劉璋邀請劉琮入蜀,都知道機會來了。

劉琮也不再猶豫,令魏延回江陵整備軍馬,會同于禁為前鋒。

黃祖為留營司馬都督中外中外諸軍事,這樣一來,荊州就形成了文聘、諸葛亮與黃祖三人鼎立的局面,而黃祖又有都督中外諸軍事的權力,逢戰時,黃祖便是最高決策者。這也是為了防範曹操和孫權趁劉琮西征之際偷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