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興漢圖秦腔安萬全本> 第224章 時機成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4章 時機成熟 (2 / 2)

荊州的這一年,除了各郡、各營按照要求擴充軍隊。值得欣慰的是荊州並沒有因此而使得農業生產者和民夫的數量大幅度下降,反而因為其他州郡的百姓遷徙而略有增長。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績。

自從黃巾之亂以來,華夏的人口受戰亂和疾病的雙重打擊每年都在急劇的下降,到建安十五年,存活的不到十之二三。荊州由於長期免受戰亂,加上劉琮推行生活補助,和加大醫官的培訓與扶持,人口逆勢而上。

而劉巴和蒲元也沒有讓劉琮失望,攸縣的鐵官營,除了產出少量的盔甲之外,還按照劉琮的要求打造出了近一千柄神刀,目前已經裝備江陵大營。

而諸葛亮的成就更是顯著,諸葛亮製作了一種新型連弩,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矢長只有八寸。而且此弩可以瞄準目標等到需要時再發射,有利於捕捉射擊時機,命中率比弓高。

“以鐵為矢”是科學合理的。連弩的箭採用鐵製就解決了三大問題:第一由於整支箭的尺寸只有“八寸”非鐵製的箭,箭體輕,沒有太大的殺傷力。鐵矢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次箭匣底部加附磁石,鐵箭就會被吸附在箭槽上,解決了連弩向上仰射時弩身傾角大於90度,箭匣裡的矢脫離箭槽倒向反方向,張弓向下俯射時箭支滑落的問題。第三解決了連續供箭問題,連續供箭,連續發射得以完成。

不過缺點是體積、重量大,單兵無法使用,“元戎弩”重達200多公斤,別說搬運困難,甚至箭矢要上弓都是用雙腳把弦蹬開,才能把箭矢安裝上去。基本上多作為守城武器或是埋伏用。

還有就是全鐵的箭加裝羽毛困難,無羽的鐵箭在遠距離飛行時會失去平衡而翻滾,達不到遠射武器的作用。

這也是諸葛亮所要急需解決的問題,損益連弩機關互動要求精度高,在野外使用時部件受陰雨等天氣的影響易變形從而使連弩發射機關失靈。

儘管如此劉琮還是十分重視,這種弩勢必也是一個大殺器!劉琮在見識了元戎弩的威力連連稱好,之後隨即成立專門的機構負責生產和保管元戎弩。曹操最大的優勢便是擁有大量的騎兵,如果劉琮能夠組織起一支頗有戰鬥力的元戎弩兵,將會是曹操的噩夢!

元戎弩”的威力,在冷兵器時代對人的殺傷力可以說是所有武器之最沒有一個重灌騎兵的盔甲可以擋得住一箭。元戎弩的出現可以極大程度的抑制曹操重灌騎兵的發展,有很大的弩的大量使用有和培養一個重灌騎兵的花費,會讓曹操頭疼不已

至於弩兵的戰術..其實在三國也曾大量被運用過...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撤退時,已預料到司馬懿會派兵追擊..故以弩兵設下埋伏,果然張郃中計,死於弩箭齊發……事實上,為什麼每次諸葛亮每次北伐失敗幾乎每次都能成功撤退。其實也是因為由於蜀兵擁有三國裡面最強大的弩兵...

正如同,曹魏的精銳之師是騎兵,而孫吳則是水軍..蜀漢是弩兵..弩兵的威力,正好是騎兵的剋星,讓後來曹魏要追擊蜀漢的軍隊都必須小心翼翼……

而在界橋之戰時,袁紹也曾經以大量弩兵大破公孫瓚名震一時的白馬騎兵.從此公孫瓚一蹶不振,最後終被袁紹所滅……

劉琮深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自己和曹操相比實力上還是會處於劣勢,或許元戎弩的大量使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種劣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