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川南下飯菜廠家電話> 第一章 風雨如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章 風雨如晦 (2 / 3)

兄弟流離爹孃死,

賣兒鬻女償不足!

這一年一個青黃不接的年月,連天山上天低雲暗,烏雲密佈,好像馬上就要有一場大雨下來,坐落在半山腰的胡家大院,越發的顯得陰森低沉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川南富豪大院。遠看靠山面北,盡得王者之氣;近看有高牆翠竹拱衛,左右兩邊立著兩座碉樓,裡面各駐紮了十多個保安隊員輪班把守;三個門頭牌坊,精雕細琢,正門上,用篆體字刻著一副對聯,上聯是:詩書傳萬代;下聯是:禮樂治千秋;橫批是:家風淵源。

大門進去,是一個長方形的天井,天井後面有一座楠竹屏風,上面畫一副溪山雅苑圖,屏風後面左邊牆下一張紫檀太師椅上,端坐著一人,頭戴著氈帽,紫黑色的麵皮,下巴上有微微的鬍鬚,50歲上下的年紀,體態有些肥胖,此時正手捧著一碗明前綠茶,一手拿著碗蓋,慢慢地喝著,他拿碗蓋的手,只有三個手指。

他身後還垂手站著一個人,面色凝重,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正半睜著眼縫偷偷地瞄那個坐著的人。

這兩人正是這座胡家大院的老爺胡桂全,和他的保安隊長雷德貴。

昨天,駐守敘府的王陵基王旅長託人給胡桂全送來一份手諭,說是川北剿匪戰事緊張,為防止盜匪南下襲擾,特令各州縣加強城防,加固公事,不得有誤,手諭下方另有一行小字:請元昌公速調撥竹料百萬碼,務必與端午節前送達旅部,不得有誤!元昌是胡桂全的字。

胡桂全嚥了一小口茶,惡狠狠地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來:“不得有誤,好啊,好啊。”

雷德貴眼中精光一閃,隨即又恢復了半眯半睜的樣子,他慢悠悠地接話說道:“敘州府十縣百餘鄉,竹林山頭遍地。他王陵基偏偏捨近求遠,要我連天山送上一百萬碼竹料,這實在是不給郭旅長面子啊。”

王陵基和郭勳淇同為川軍旅長,胡桂全雖然算是郭勳淇的半個岳丈公,但連天山所在漢安縣,卻歸王陵基管轄,郭勳淇的駐地是在自貢。以往,漢安縣的長官看在郭勳淇的面子上,少有來叨擾胡桂全,這一次,卻是王陵基親自給他發來的公文。

胡桂全仍是一字一頓地說著:“他王陵基最近可是省城劉主席跟前的紅人啊,眼下勳騎在川北忙於戰事,無力分心,咱們切不可治一時之氣,亂了分寸。”

雷德貴原是郭勳祺手下一名上尉連長,郭勳淇命令他協防駐守連天山,已經快十個頭年,他早就嫌棄這裡窮鄉僻壤,施展不開手腳,只是苦於找不到機會離開,這時見王陵基敢於到連天山來徵調物資,總盼這是一個機會——也許郭勳淇和王陵基一旦鬧翻,在郭勳淇正當用人之際他再主動請纓,沒準他就有機會離開這裡了。

他不失時機地輕蔑一笑,說:“依我看啊,咱們不能輸了這口氣,讓他騎在我們脖子上,再者說了,這端午將近,一百萬碼竹料子,也怕是來不及啊。”

川南一帶,竹子本是土生土長的經濟林木,自古有砍竹子作為建材和造紙使用的習俗,竹料計算用碼為單位,一碼約等於一米,一根竹子大約五米,一百萬碼竹子就得大約二十餘萬根。

一個工人一天能砍百十根竹子,山上原有六七十個做工抵債的佃戶,加上開春僱的二十個短工,總共不到百人,現在離端午不到一個月,就算滿打滿算,也很吃緊,胡桂全把茶碗啪地一聲放在茶几上,說:“二月間僱的這些個短工,從哪裡找來的,一個個吃得多幹得少……”

“聽說是胡忠從瀘縣找來的,一些外鄉人,也不知根知底,誰知道是生手還是熟手。”雷德貴說,“要不我再和胡忠說去,讓他把西門酒窖那幾個夥計叫過來幫忙?”

“酒窖那邊也得離不開人,馬上過節了,要用酒,也得讓他們加緊,竹料子這邊,就不加人了,這樣吧,你帶人去蛤蟆石那想想辦法,那邊竹林茂密。”

雷德貴一怔:“蛤蟆石?”

“怎麼了?”胡桂全反問著他。

原來連天山南面陡峭異常,沿山腳下一條好大的峽谷,峽谷底部是一條洩洪河道,眼下正是雨季,河道里山洪湍急,亂石林立,水底下有兩塊蛤蟆石若隱若現,歷來山上要用竹子,都是在北面去砍,再順著北面緩坡將竹子用人工挑下來,南面峭壁上竹子雖多,但下面是一條無人敢涉的峽谷,幾乎無路可行,因此從沒有人打南崖下那片竹林的主意。

這時候聽胡桂全說出蛤蟆石三個字來,雷德貴說:“要把竹料從蛤蟆石走水路運送出來,可不是一般人能拿得下來的啊,只怕要出人命啊。”

胡貴全敲著桌子說道:“這我知道,這不是沒有辦法嘛!眼下我們還不能和王陵基交惡,再者說了,事在人為,不一定就非得死人嘛!你明天就召集人,去南邊看看。”雷德貴不再接話,胡桂全又說:“對了,是不是有個叫李磊的放排工人,不是挺厲害的嗎?叫他挑幾個個年輕力壯點的試試。一定要把竹子從蛤蟆石運下來。”

放排——一種產竹地區專用的水上運輸方式,挑選精壯毛竹20根左右編成竹筏,竹子的粗端做筏頭高高翹起,細端做筏尾平鋪水面,另將砍伐好的竹子打捆,每捆一百根左右,捆與捆之間用竹索紮緊,放在竹筏上面,放排的人手持一根長竹竿,平穩站在第一個竹排之上,遇見河道轉彎,放排工人就用竹竿遠遠地用力一撐,竹排就順流轉向,遇見河道有雜物阻擋,就用竹竿挑開,將竹排點撥端正,才能平穩地將竹子運送到目的地,要是沒有放排工人在上面控制方向,用不了多遠,竹排就會被衝到岸邊、碰到礁石,擱淺還是小事,水深湍急的地方,竹排被水一衝就會散架,亂成一團,零散的竹子就會滿江地飄走,一天的忙活就算是白搭了。

一次放排的數量,既取決於放排工人的技術嫻熟程度,也取決於河道是否平緩寬直,有無水浪,水底夠不夠深,有沒有礁石,好的放排工人在平直的河道,一次可以下二十個竹排,遠遠的看去排成一連串的竹排像是一條靈動的巨龍,順流而下,放排工人岔腿站在最前端,踏定乾坤,口上吆喝著勞動號子,扶搖直下,氣勢尤為壯觀。

碰到河床高低不平的山谷溪道,放竹排就是極為兇險的作業,在急速的水流和水底旋渦的干擾下,放排工人很難控制住竹排的方向,稍微有所不慎就是竹毀人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