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就交給刑部……”
趙禎瞥了刑部尚書一眼,淡淡的說了一句。
刑部尚書趕忙出班,答應了一聲。
寇季在趙禎處置完了閆仁義以後,再次出班,道:“啟奏官家,臣以為,光處置一個閆仁義是遠遠不夠的。地方衙門的牧民之官,動不動就掛印而去,對地方百姓的生計影響極大,對朝廷的威信,以及朝廷對地方的治理,危害也十分大。
所以臣以為,朝廷當推行一些約束的政令,約束地方官員不告知朝廷,就掛印而去之舉。”
百官們聽完了寇季的話,略微愣了一下。
趙禎在百官們發愣的時候,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愛卿言之有理……一個閆仁義掛印而去,害的祥符縣一千多百姓。若是出現十個、百個閆仁義,那朕的江山就沒辦法治理了。
掛印而去的事情,雖然方便了官員,卻危害了朝廷和百姓,所以不可取……”
百官們中間有人反應了過來,剛準備出聲辯駁,就聽趙禎冷哼了一聲,道:“朝廷命官,旨在為朝廷牧民,為百姓謀福。而不是為了一己之私,一己方便,肆意妄為的。
朝廷命官吃的俸祿,是百姓們繳納的賦稅。
為了一己之私,置百姓們性命於不顧,那就該死。”
趙禎此話一出,百官們無人再敢開口。
趙禎此話,將百官們所有要辯駁的話,堵回了腹中。
雖說朝野上下沒幾個官員真真正正的為國為民無私奉獻。
但對外必須承認他們是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好官。
趙禎一番話,佔據著大義,百官們無從辯駁。
呂夷簡三人在趙禎話音落地以後,悄無聲息的對視了一眼,三個人臉上皆流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情。
趙禎見百官們無人開口辯駁,便出聲詢問寇季,“愛卿以為,對於那些置治下百姓於不顧,視朝廷為無物,隨意掛印而去的官員,當如何處置?”
寇季毫不客氣的道:“身為牧民之官,眼中無民,身為朝廷命官,眼中無朝廷,當殺。”
呂夷簡聞言,忍不住開口,“直接打殺,會不會有些草率?”
寇季淡然道:“地方官員,大多擔任的都是牧民的要職,擅離片刻,很有可能就會發生一些損害百姓的事情。所以他們即便要求去,也應當上書吏部,再由吏部呈報到內廷,由內廷裁定。
內廷批示恩准,並且派遣出的繼任者到任以後,他們才能離開。
如此,才能不損害百姓,不危害朝廷。”
呂夷簡剛要張口,卻聽寇季又道:“朝廷命官,幫朝廷治理大宋,擔著天下千千萬萬百姓的性命,就必須要有規矩。
不能像是坊間的那些學社、詩會,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好無規矩可言。
民間的青皮混混,在組成幫派的時候,尚且知道什麼叫幫規,尚且知道入了幫,就不得輕易背叛。
朝野上下的官員,難道連一群青皮混混都不如?”
此話一出,垂拱殿上百官們的臉色都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