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偶然中文> 第七十一章 再臨敖德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一章 再臨敖德薩 (3 / 3)

“所以,你們別被蘇聯的表象所迷惑,他們政府現在確實比沙俄時代有了很大進步,但是誰知道他們能夠維持自己的初心多長時間。”

“畢竟我常年和這些斯拉夫人打交道,他們的本性在根源上不會因為國家政權的更迭就徹底發生變化。”

而對於馬拉佐夫所說的這些情況,船員們頗為認同,畢竟他們小時候也經歷過計劃經濟時期,對於當時“人情社會”的彎彎繞繞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為此東非政府出臺了不少法律條文,試圖引導和限制不良社會風氣的發展,但是這些舉措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只是揚湯止沸。

而東非政府對此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政府的目的更多的是維持國家的穩定,殘忍一點來說,只要大多數人不在同一時間段受影響,犧牲少部分人的利益,那東非政府的統治基本不會被動搖。

這一點就像前世蘇聯在烏克蘭導致的大饑荒,雖然這場災難看似很嚴重,但對於約瑟夫的統治而言,完全不痛不癢,畢竟遭受饑荒的烏克蘭農民,相對於蘇聯的人口來說,也只是“極小”部分。

東非過去幾十年,同樣有不少類似案例,比如瘟疫,乾旱,洪澇等各種原因導致某一區域的人口大規模下降,但是,這些問題,並不足以對東非全國產生太大影響。

就比如歐洲流感時期,哪怕東非死亡人口超過幾十萬,相對人口超過一億的東非來說,根本造不成太多破壞。

而再舉更極端的例子,就比如印度,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可謂罄竹難書,但是英國對印度的統治卻長達一個多世紀,印度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大規模饑荒,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英國在印度的統治。

簡而言之,東非政府的能力哪怕不及格,只要不太過分,依舊可以維持國家的正常運作。

……

在敖德薩港,馬拉佐夫等人,發現瞭如今蘇聯貿易和過去的不同,現在蘇聯對外貿易,基本上由蘇聯官方人員主導,按照他們的說法叫什麼對外貿易委員會。

同時,蘇聯政府對於這艘東非商船和所附屬的人員進行了嚴格的盤查,防止違禁品入境,或者是防範一些反動勢力人員滲透。

同時,馬拉佐夫注意到蘇聯的官員普遍比較年輕,這一點倒是和過去東非有些類似。

“報告庫爾茲甫同志,關於東非籍船隻馬拉佐夫號貨輪的排查已經完畢,一切正常,船上的貨物主要是一些小麥,棉花和其他農產品,商品種類,貨物質量等和報關的資料一致。”

庫爾茲甫聽完下屬的彙報後,板著的臉上掛上了程式化的假笑,咧著嘴,甚至難看的對馬拉佐夫船長說道:“馬拉佐夫先生,歡迎你的船隻來到偉大的蘇聯。”

“我們蘇聯歡迎各國友好人士和蘇聯進行貿易活動,當然,也希望你能理解,因為戰爭剛剛結束不久這一特殊情況,現在烏克蘭地區還沒有徹底穩定,所以我們政府不得不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防止一些居心不良的人,破壞敖德薩地區的穩定。”

“不過,我很高興,馬拉佐夫先生,你們透過我們的稽核,可以確定你們是抱著友好目的遠道而來的客人。”

“接下來,如果你們需要在敖德薩停留一段時間的話,我們會安排專職人員為你們提供服務,包括導遊,住所,餐飲等等活動,為你們提供便利。”

“蘇聯是好客的國家,對於你們這些友好人士,我們是十分歡迎的。”

庫爾茲甫主任之所以這麼說,除了馬拉佐夫號確實是一艘合法合規的商船以外,還有一層目的,就是儘可能的引導這群東非人在敖德薩進行消費。

如今,蘇聯政府給下級政府下達了指示,尤其是敖德薩這種港口城市,應該儘可能的搞到更多的外匯,從而幫助國家籌集發展資金。

所以,庫爾茲甫主任在確認了馬拉佐夫一行人的身份沒有太大問題後,才會如此積極的邀請馬拉佐夫他們“做客”。

而今,敖德薩的許多商業場所,已經被蘇聯政府收編或者入股,這也就意味著馬拉佐夫一船人在當地的消費,有一部分會直接進入蘇聯政府的賬面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