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六十六章 亞歷山大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六章 亞歷山大港 (1 / 3)

人口是形成市場最根本的條件,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人口越多,這個市場的基礎和潛力也就越大。

過去英法等傳統殖民者,在殖民擴張的過程中,能夠迅速利用當地的人口形成其附庸市場,而東非每佔領一地,就對原住民進行清洗,自然也就破壞了原本的市場。

所以,東非的海外殖民地規模看似不小,但是其市場價值卻遠無法和其他國家殖民地比較。

不過,這種情況近些年已經得到了改善,尤其是東非在南洋地區的殖民地,人口恢復最快。

而這也同時就意味著未來在南洋地區將形成世界第三大德語區,僅次於非洲和歐洲,實際上美國德語人口規模為不小,但是德語在美國發展受到限制,這些年美國政府極力推動去德語化效果顯著,未來德語在美國不可能有太大的前途。

就目前來說,非洲是世界第一大德語人口聚集區,甚至超過了歐洲的德意志地區,德國和奧匈帝國兩個主要歐洲德語人口大國加起來人口都沒有東非多,更何況奧匈帝國裡德語人口數量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而非洲除了東非這個德語國家以外,南德意志王國的官方語言也是德語,在比屬剛果殖民地還有阿比西尼亞帝國,德語同樣是官方語言之一。

德語在世界範圍的擴張,同樣有利於東非海外市場的擴大,1920年全世界德語人口規模大約在兩億五千萬左右,毫無疑問同種語言下,更有利於東非商品的流通。

……

1924年11月4日。

萊塔尼亞省。

東非的亞歷山大港就坐落在萊塔尼亞省,是萊塔尼亞省最重要的出海通道之一,也是萊塔尼亞省第三大城市。

而萊塔尼亞省第一大城市則是內陸的省會盧班戈,第二大城市則是木薩米迪什。

盧班戈是萊塔尼亞省省會,在葡萄牙統治安哥拉時期,就已經成為區域最重要的經濟和政治中心。

當時盧班戈的葡萄牙人數量超過千人,是安哥拉南部白人數量最多的城市,當然,按照東非標準,當時的盧班戈別說城市,其規模僅僅相當於一個普通鄉鎮。

而盧班戈當時的人口狀況,也很大程度上說明了為什麼東非能從葡萄牙人手裡輕鬆搶奪這一地區。

在佔領盧班戈後,東非政府也順理成章的繼續將盧班戈作為當地的治所,隨著東非移民的大量遷入,盧班戈得到了迅速發展。

而盧班戈坐落於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原上,氣候環境優良,土地肥沃,農業發展基礎優渥。

排行第二的城市木薩米迪什,則和亞歷山大港一樣,都是萊塔尼亞省的沿海港口城市。

其基礎條件和亞歷山大港差不多,但是經濟上卻比亞歷山大港要好太多,而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在於亞歷山大港是軍民兩用港,且亞歷山大港距離萊塔尼亞省的經濟腹地更加偏遠。

即便如此,亞歷山大港的發展放在整個南大西洋沿岸,也屬於成績優異的城市之一。

當然,作為南大西洋沿岸唯一的工業國,東非西海岸的城市發展基本排在區域前列。

而亞歷山大港的主要出口產品中,鋼鐵佔據了很大的份額,不過亞歷山大港本身並不生產鋼鐵。

它的鋼鐵產品主要來自內陸,透過鐵路運輸到這裡,再發往東非其他西部沿海地區,亦或者是西非和南美。

除了鋼鐵以外,內陸的部分農牧產品也透過亞歷山大港出口,不過規模上比北方的木薩米迪什港要小許多。

貝西霍芬是亞歷山大港的一名碼頭工人,而他現在就像往常一樣,使得吊機搬運著貨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