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五十八章 東北非博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八章 東北非博弈 (1 / 3)

但是,東非顯然不大可能允許旁邊出現一個這種國家,不過這也不是完全一定的事,畢竟美國旁邊還能長出個古巴,而埃及前世和蘇聯的關係還算是比較緊密的,更何況對於俄國人來說,明顯埃及比古巴更值得拉攏。

世界上圖謀蘇伊士運河的國家不少,但是埃及不是現在東非所要考慮的問題,畢竟埃及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事實上,如果有可能的話東非巴不得蘇伊士這個埃及的重要通道廢掉。

這樣一來,東非從上游截流河水,蘇伊士運河再被廢掉,埃及人口就是想如前世模式增長,也不大可能實現。

不過,東非可以做到前一點,想實現後一點,可能性不大,蘇伊士運河已經成為歐亞貿易的大動脈,它不僅涉及到埃及一個國家,而是關聯著整個歐亞非三個大洲。

……

東非在尼羅河上游的一系列動作,埃及民眾其實並不是完全察覺不到。

單單是大湖區的興國水庫建設時期,埃及人就發現尼羅河的水流變小了一些,不過這種變化還不足以對埃及形成太大影響。

喀土穆。

作為前世蘇丹的首都,如今的喀土穆同樣是埃及的主要城市之一,依託傑濟拉平原和尼羅河,喀土穆有良好的農業發展基礎。

傑濟拉平原的上游就是東非的傑濟拉市,不過,傑濟拉市和喀土穆的貿易活動並不活躍,這倒不是東非有意阻攔,而是英國人忌憚蘇丹地區的民眾和東非取得聯絡。

如今的蘇丹地區,實際上就是英國和埃及的共同殖民地,不過,埃及以英國馬首是瞻,把蘇丹看成英國人的地盤也是正確的說法。

當然,蘇丹本地勢力對於英國的統治其實也是歡迎的。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情況,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相對於旁邊的東非帝國主義,即便英國在蘇丹採取殖民統治也顯得“人畜無害”。

幾年前,東非入侵了蘇丹西部的達爾富爾地區,而現在達爾富爾的土地上,一個原住民都找不到。

這可嚇壞了蘇丹的民眾和地方勢力,為了避免步入“達爾富爾”的後塵,恐怕就是英國主動從這裡撤出,蘇丹民眾也不會答應,連帶著蘇丹民眾對埃及人的態度都發生了轉變。

相對於兇殘的東非人,現在英國和埃及在蘇丹民眾眼裡,就是他們的“救星”。

事實上,東非在非洲的國際名聲和俄國在歐亞沒有太大區別,只不過東非因為非洲地理的原因,陸地鄰國確實少了許多,以至於發揮空間沒有俄國人大。

而這也導致,歐洲有一部分學者將東非稱為“非洲沙俄”,如果東非面積小許多的話,恐怕會被冠上“非洲普魯士”的稱呼也未必沒有可能。

簡單總結,那就是東非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看來,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常“好戰”的國家。

而對於這一點,東非很多民眾因為這些年來的和平,是完全沒有自覺的,許多東非民眾對政府的感觀不錯。

造成這種錯覺的原因,就在於這些年來東非發動的戰爭,對於本國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戰爭對於大多數東非民眾來說都只是“傳說”。

但實際情況卻是,東非在海外的領土大大拓展,南洋地區就不用說了,波斯灣的東非領土就超過了十幾萬平方公里,北非拿下了達爾富爾,東北非的非洲之角,索馬利亞亞丁灣沿岸大部分割槽域也納入囊中,西非多哥蘭殖民地也略有擴大,還有印度洋上一些英法在一戰期間交易給東非的島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