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籬笆好文學> 第五十七章 薩丁迪達平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七章 薩丁迪達平原 (2 / 3)

恩斯特之所以這麼強調,那就是因為薩丁迪達平原引水工程,這個大型水利專案,事實上對於北大湖省的作用極其有限。

在薩丁迪達平原引水工程中,除了北線工程完全由圖爾卡納省自己承擔以外,東線和西線裡,普魯士省(肯亞西部)和北大湖省都屬於付出更多,且沒有太多收益的一方。

這種費力不討好的工程放在歐美那些區域相對自治的區域,想要協調這種工程,毫無疑問會比較困難。

恩斯特接著說道:“只有北方經濟發展起來,大湖區的上限才能相對應的提高,畢竟大湖區位於內陸,周邊區域就相當於你們的經濟腹地,所以你們現在看似吃虧,但卻是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添柴加火。”

對於皇帝陛下所言,曼弗雷德也頗為認同的點點了頭,他說道:“我們北大湖省也明白這一點,作為大湖區省份,我們在全國的區域,相對而言是比較差的,尤其是遠離海洋這一點。”

“所以,內陸和周邊貿易,是大湖區唯一的出路,儘可能彌補我們非沿海省份的缺點,而我們省的主要學習目標,就是成為類似奧匈帝國或者德國那樣的內陸重要貿易,交通,交流節點。”

雖然說奧匈帝國和德國都有出海口,但是就兩國的經濟分佈來說,他們屬於內陸經濟相對發達的區域,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在於德國和奧匈帝國周邊國家的經濟水平都不算差。

所以,只有區域大環境好的情況下,北大湖省的經濟發展上限才能進一步提升,成為東非的經濟強省。

恩斯特就點點頭說道:“薩丁迪達平原引水工程,看起來你們好像有些吃虧,但是從長遠來看,對於你們同樣有著重要意義。”

“就拿引水工程沿線,未來種植的大量棉花等農作物來說,毫無疑問,這些基礎農產品的加工,勢必會反哺北大湖省的紡織業等行業,進一步降低你們紡織業發展的原材料成本,提供更加優質的原材料。”

“這樣,圖爾卡納省能夠透過種植更多的農作物,獲得收入,你們也能獲得更多的原材料和市場。”

至於圖爾卡納省,本身是不可能發展大規模工業的,所以如果圖爾卡納省的農業得到發展,最終北大湖省還是會成為受益者。

而圖爾卡納省不會大規模發展工業的原因也有很多,就比如氣候上,圖爾卡納省的薩丁迪達平原區域,先天不足,將工廠建設在這裡,就要建設額外的散熱配套設施,而把工廠放在臨近的大湖區,甚至連風扇都不需要安裝。

畢竟大湖區的年平均氣溫只有二十多度出頭,工人在這種溫度下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而薩丁迪達平原的溫度就有可能達到三十多度,甚至四十多度,畢竟薩丁迪達平原很大一部分都是沙漠和半乾旱草原地帶。

除此外,薩丁迪達平原連水源都是從外部引入,而發展工業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水,反觀大湖區,水源有充足的保障還能往外輸出。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在於,把工業部署在大湖區,最終工業排放的汙水,可以透過尼羅河流到埃及,而圖爾卡納省的薩丁迪達平原,他沒有向外的河流,如果在當地建設工業,最終汙染的還是東非自己的土地,而且因為地勢的原因,這些汙染會高度彙集。

最典型的就是圖爾卡納湖,它的上游也就是奧莫河,就是一條內流河,奧莫河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南部,進入薩丁迪達平原後,最終注入圖爾卡納湖,而不是海洋。

所以,理論上來說,可以將圖爾卡納湖看做東非的“羅布泊”,奧莫河則可以視作“塔里木河”。

只不過,薩丁迪達平原不是塔里木盆地,它的東面連線著平均海拔更低的貝納迪爾平原,但是因為沙漠和乾旱的氣候,即便地形不受阻礙,也沒有發育出注入印度洋的天然河道。

這一點有些類似,東非尼羅河行省境內,尼羅河盆地和埃及蘇丹地區的交匯地帶,本來尼羅河上游的水量是不錯的,但是這些河水,很大一部分在東非境內被蒸發掉,還有很大一部分會被沙漠吞噬,補充地下水。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