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齊身、平天下,國、己、天下,萬物皆矛盾,而聖人的書,卻只寫矛,或只寫盾,鮮能雙述,自然就難以事事對照,一人讀過一本書、一百本書、一千本書、一萬本書,但真正能用到的,能有其中一兩件事就不錯了。
治、齊、平,既有,也無,如也。
“連聖人的書都是‘如’,那之上的‘八股’,又有何用?”朱厚熜繼續問道。
高、胡、李、海、朱五閣老沉默。
八股,說白了,就是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語氣、觀點來寫作,且不說考生寫出來的文章是不是狗屁,連考生的真實想法和見解都反應不出來。
千年以降,為了防止題目重複,考官們常常會出一些難以理解的題目,如擷取經典文獻中的部分文字,使得考生難以理解題目的真正含義,為了困難而困難。
一句“君夫人陽貨欲”,天下人有幾人能解?
“胡宗憲。”
“臣在。”
“朝廷舉行科舉是何意?”
“……”
胡宗憲嘴唇微動,那些虛話、官話在嘴邊而愧於心,真話卻又不敢說,聖問又不能不答,跪地道:“臣不知。”
“是不知答案,還是不知該如何回答?”
“……”
胡宗憲的身子伏了下去,朱厚熜也沒再為難他,繼續道:“高拱。”
“臣不知!”
有樣學樣,高拱也跪伏了下去。
李春芳、海瑞、朱衡不等聖問,便已經跟著跪伏了下去。
“科舉,又名恩科,所謂恩科,施恩於天下士子,結天下的讀書人以歡心,其是科舉的第一要義,既不是選才,也不是化育天下。”
朱厚熜從五閣老身前走過,慢慢說道:“其目的,只是為了牢籠志士,讓天下的聰明人全都進到八股的牢籠裡,讓他們鑽研章句,白首窮經。
如此,這些人就不會異想天開了,也不容易被歪門邪道所惑,讀書人安定了,天下即使還有人想造反,也不過是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麼大事,朕的大學士們,朕說的,對嗎?”
五閣老不敢應答,額頭貼著冰冷的金磚,冷汗不斷往外滲出。
“千年以來,隋、唐、宋,甚至是元,是我大明,都過分寵著這些讀書人,最後讓他們這些人猖大不捐,自以為是,難以駕馭。”
朱厚熜踱步到殿門前,望著天空的雲捲雲舒,幽幽道:“可是,時代變了。”
這說的是千年來的讀書人,也說的是這時殿中的幾人,不知不覺間,前襟、後心,都被冷汗浸透了。
“國家,是朕的國家。”
霸氣凜然的宣告。
讓五閣老有些難以呼吸。
從嘉靖四十年以來,聖上殺的最多的,便是讀書人和商人,聖上不容這些人,這些人也就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