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嘉靖:從長生開始筆趣閣> 第三百二十五章 科舉改制,八股歸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二十五章 科舉改制,八股歸無! (2 / 4)

全書總共“十六記二百九十四卷”,約三百萬字,其中,就屬‘漢記’、‘唐記’卷數最多,字數最多。

在這兩卷以外,內閣還多挑了個‘秦記’,雖然只有三卷,但這顯然是讓學子們為了銘記華夏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興衰。

《資治通鑑》的內容涵蓋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其中不少是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

就主學內容,就高達一百五十萬字,社學課時不過五年,也就是說,幾歲孩童要從此一年要會背誦、熟讀三十萬字,平均一天,也有八百多字。

放在後世,高考作文才八百字,換句話說,內閣五閣老的意思,是讓幾歲孩童一天記住、理解一篇作文。

微言大義的作文。

這在內閣眼中,竟然是“格外開恩”,之後的“八股”,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部分內容,等到幾歲孩童成長為十幾歲少年,社學畢業,升學之後再講。

在朱厚熜看來,就彷彿在說“你已經學會兩元一次方程了,快來解開這個微積分吧”。

社學難,升學更難,八股文,這種滅絕人性的東西,根本就不該是人學的。

大明朝一億多人,內閣閣老六部九卿大臣,小時神童,大時天才,這才是真正的“廖廖”啊。

推己及人是好事,可不能事事推己及人,不能以自己的“天人之資”來度天下的“過江之鯽”。

哪怕是高拱內閣足夠“開明”,但依然擺脫不了時代的侷限,或者說,不願意毀掉那個八股牢籠。

為天下啟智,太花錢了,想一股腦兒把知識都灌入學子腦中,這又怎麼可能?

“改制吧。”朱厚熜嘆了口氣道。

聞言。

高拱、胡宗憲、李春芳、海瑞、朱衡便同時從繡墩上“彈”了起來,異口同聲道:“什麼?”

話出了口,五位閣老才認識到失儀,連忙低下了頭,躬起了身,由高拱領頭,道:“聖上,臣等不明改製為何意?”

八股已有千年,根深蒂固,改制?怎麼改?如何改?

“高拱。”

“臣在。”

“朕問你,《論語》可能治國?”

“……”

高拱愣在那裡,良久答道:“如治。”

“可能齊家?”

“如齊。”

“可能平天下?”

“如平。”高拱默然道。

正如胡宗憲說過的,聖人的書是拿來給別人看的,拿來辦事是百無一用。

半部論語可治天下,戲耳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