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陛下所說,這些證據只能證明這四個案子的幕後黑手就是長生教,但是卻無法證明這四個案子與靜安王無關。”段明沉聲道:“但是,這就已經夠了。”
“段先生,如果你還有什麼證據想要說,就請不要打啞謎。”顧御史沉聲道:“如果你是想要胡言亂語,還請離開這裡。”
“當然不是胡言亂語,不過正是因為這四個案子幕後的真兇是長生教,所以我接下來的推論才能進行。”段明笑了笑,說道。
“推論?什麼推論?”皇帝沉聲問道。
“陛下應該還記得,這個案子最初所發生的事情吧。”段明笑了笑:“七月十日,霧籠星夜、紅影掠空,有石碑憑空出現在朝陽街口,上刻‘靜安’二字。”
“我之前一直在思考,這件事到底有什麼用?要是想要陷害靜安王的話,光憑那連續的五次‘罪證’就足矣了。”
“我仔細的調查過朝陽街,朝陽街的道路兩側,有著發達的排水渠。只需要提前將乾冰隱藏在排水渠中、用冰塊覆蓋緩解乾冰融化速度,或者在排水渠的一端,透過水流將乾冰運送到整個朝陽街。”
“都可以使得朝陽街上大霧瀰漫,伸手不見五指。”
“可是最讓我疑惑的問題是,這大霧好解釋,那塊石碑是如何出現的?”
“別人告訴我,在眾人剛剛發現那塊石碑沒多久,就被路人碰倒了,石碑倒在地上便碎成了碎屑。”
“這種一碰即碎的石頭我也知道一些,無論是石灰岩還是紅頁岩都有這樣的特性。”
“可是,石碑是如何突然出現的?怎麼避開的朝陽街上的人群?”
“還有,既然幕後之人用此陷害靜安王,為什麼要用這樣的石頭?為什麼要自己銷燬這石頭?”
“這些,曾讓我百思不得其解。”段明嘆了口氣。
“後來,我在朝陽街太古茶樓坐了許久,靜靜的俯瞰整個朝陽街。”
“別說,我還真看出點門道來。”
“你看出什麼了?”皇帝沉聲問道。
“出現石碑的位置有兩條小道,小道不寬,人流稀少。”
“我在茶樓上坐了足足一個時辰,竟然沒有人走出、走入那條小道。”
“你的意思是,石碑之前是被藏在了那條小道里?”皇帝被段明的話勾起了好奇心,急忙問道。
“不。小道不寬但卻很直。如果有人將石碑藏在小道里,很有可能會被路人發現。”段明說道。
“那,那怎麼藏?”皇帝說道。
“其實很簡單,將石碑藏在小道里,很容易便會被路人發現,可是如果將石碑藏在了路口呢?”段明笑著說道。
“藏在,路口?”所有的人都驚訝了。
“沒錯,雖然我沒有看到石碑,但是如果我所料的沒有錯,石碑的背面應該平整光滑吧。”段明說道。
“這個,正是如此。”一名大臣說道:“陛下,老臣當時就在現場,那確實是一塊四四方方的石碑。”
“這就對了,那條道路的兩側,各有一家商鋪,商鋪之間的距離並不寬,但是看起來特別整齊。”
“如果將石碑恰巧擺在這裡,對好位置,旁人從那裡走過,很難發現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