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公子見了拉了拉他的袖子示意他莫要如此,他卻是一把甩開九公子的手,怒視著九公子。
“七妹也碰釘子了?”六姑娘坐在淩芷一旁笑著道,此時她們都在正堂,按的是次序排座。
“莫非六姐也是?”淩芷奇道。
六姑娘搖了搖頭,“初時只肯與老太太太太們行禮,待到兄弟姐妹時是連禮都不願行,只躲在他許姨娘身後露出臉來看著眾人。後來被大老爺斥了幾句,又見他姨娘退了下去,才不情不願的與兄弟姐妹們見了禮。聽我家太太說,這八公子在任上因身子骨弱又是許姨娘所出,大老爺便偏愛了幾分,平日裡是有求必應,竟是當嫡子般養的。他剛被大老爺訓斥,心裡怕是正委屈呢。”六姑娘一口氣說了許多。自上回她去了淩芷院子裡道了謝,兩人見了也會說上幾句閑話。
原來是個被寵壞了的庶子。
只是躲在姨娘身後,這養出的是什麼性子啊。明明十二的年歲,行止卻如七八歲的孩童般不懂規矩。
看來是被寵得連禮數規矩都不忍拿來約束他了。
身為庶子又在這樣的大家子裡,也不知這對他來說是愛還是是害。
“老太太,孫兒給您請安來了。”三公子近了前道。
“好好好。”老太太聽了三公子的話也不讓他行禮,忙將他拉到身邊坐了,這是他嫡嫡親的孫子,除了大公子,老太太最寵的便是這三公子了。
接著她又拉著同三公子一道進來的六公子的手慈祥地道,“都用早了?”見六公子點了點頭,老太太又將他拉到自己另一邊坐了下來,“過了個年,倒是覺著你也長高了不少。往後多學學你三哥的用功,學裡那些不上進的,萬不可去搭理。”老太太見六公子平日與三公子走得近又看著是個好的,對這個孫兒也是上了心。
三太太在一旁聽了順著老太太的話道,“六公子知書達理,自是不會與那些走雞鬥狗的混到一處,老太太這回是白操心了。”贊上六公子幾句能讓老太太歡心她倒也不吝嗇這幾句好話。
老太太聽了果然歡喜,人老了,盼的也不過是兒孫出息。
八公子見了老太太對三公子與六公子的熱絡,只覺著無比礙眼。未回京時他在家中便是眾人的寶貝,每回眾人聚在一處,姨娘奴僕們誰不圍著他轉,對他不是誇就是贊的,如今回了京自己被大老爺當眾訓斥,姨娘不能在這屋子裡待著不說,自己更是被人冷落在一旁,他握緊了藏在袖子裡的拳頭,心底一時間又是委屈,又是氣憤。奈何眾人誰也沒去理會他的小小心思,依舊說得歡愉。
“聽說昨夜你母親讓你與七丫頭出去看燈了?”老太太問三公子。
“是,孫兒聽說外頭的花燈與府上的不同,又從來未曾看過便好奇去看了看。”三公子道。
眾姑娘聽了是又羨又妒,羨的是這七姑娘竟是出門去看了上元燈會,妒的是昨夜七姑娘竟能出門玩兒。
奈何是人家四太太許了,兄妹二人出門賞燈也是無可厚非。誰讓自家沒有個好哥哥願帶自己出去呢。
二姑娘與十二姑娘和姚氏許氏看向大公子與二公子的眼神就變了味。
大公子與二公子都已成親,出門也就方便了許多不必再去回內院主母。二人昨夜可是都出了門賞燈的,任她們幾個軟磨硬泡的就是不肯帶她們同去。
一個說是同僚相邀,一個說是同窗相請,都不便帶女眷同往,回來時身上除了酒味,卻還有那脂粉味。
姚氏看了大公子一眼,心裡暗哼一聲,定是與人喝花酒去了。想到這她心裡就不停地冒酸。
許氏除了失落,卻沒有其它多的想法,雖知二公子是喝花酒去了,也只是暗暗神傷。
淩芷卻是拿眼去看三公子,他昨晚那熟門熟路的樣子,可不像從來沒去看過花燈的人啊。
想到四太太今早要她這月內抄的三十遍女戒,她心中不覺暗暗竊喜,四太太終究捨不得真正責罰她。
三公子也真的是摸透了四太太的性子,才會做起這種先斬後奏的事來。好在這個哥哥是個穩妥規矩的,不然仗著四太太的偏疼做起壞事來,那可就了不得了。
“宮裡昨夜傳出了話來,說是皇後娘娘已是開了口,要五品以上官員及世家豪門家中但凡十三以上十七以下的姑娘都送進宮中選秀。瞧那樣子倒是要大選了。確切的訊息卻得過幾日方能知曉。”三太太說起了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