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技術宅在古代筆趣閣> 第78章 詩會(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8章 詩會(一) (3 / 5)

顧文知道老師不想談這個,只能轉移話題道:“說起來,還未見過師弟吟詩作賦呢,不知天賦如何?”

王行之也順著顧文的意思轉了話題,“他的行文策論從未用過詩賦,造詣可見一般了。”

顧文有些擔心:“當真?可詩會總歸是要作詩的,師弟如此...”

“不會又如何?我王行之的學生,莫非不會作詩便不能行走在文壇?”王行之說,“敬元,午後公事可繁忙?”

師生多年,顧文一聽就知道老師是想讓自己去給李文柏撐場子。詩會參與的多是年輕人,老師是長輩,許多時候不好為學生出頭,而自己和李文柏同輩,有話會好說很多。

顧文忙嗎?當然是忙的,六部給的壓力越來越大,孫顯午幾乎是盯著他在找茬兒,部裡又有來年將會改制的傳聞,顧文說是焦頭爛額都不過分。

只是忙也得參加詩會,“正好學生也許久沒參與過詩會了。”顧文笑道,“這次就仰仗師弟的面子,一同走一回!”

王行之點點頭,眼中滿是欣慰,他並不是不知道顧文在吏部的狀況,但第一次把李文柏推出去事關緊要,只要這次站穩了,即使一月後的會試未能上榜,也還有來年,顧文在朝中就會有一個天然的政治盟友。

而且王行之有種預感,這個一見橫沖直撞的學生,在政治上的造詣很可能遠勝於他和顧文。賀青這麼一攪和,幾乎能算是給顧文在朝中重新開啟局面提供了一次極好的機會。

雖然稚嫩,但一個從未真正見識過朝堂爭鬥的少年來說,完全可以說是天賦極佳了。

顧文不知道老師心中所想,但對午後的詩會仍充滿期待。

李文柏對短短時間內老師書房中的風雲變幻完全不知情,午飯時趙旭之不知道哪根莖沒有搭對,非千裡迢迢跑過來纏著李文柏繼續給分析朝中局勢,被他三言兩語給懟了回去——一個連策論題目都看不懂的紈絝子弟,還妄想幹評論朝局這種高智商的事,他李文柏想幹都被賀老將軍罵了個狗血噴頭好麼。

趙旭之被打擊得體無完膚,蔫著腦袋溜回去了。

懟完人的李文柏神清氣爽,被迫背了一上午《禮記》的鬱結消失無蹤,回到書房時整個人都在飄。

“師兄?”李文柏踏進小院腳步一頓,看看王行之又看看顧文,“您和老師站在門邊作甚?當心著涼。”

王行之從善如流地轉身進門,顧文上前幾步一巴掌拍在李文柏腦袋上,笑嘻嘻說:“有空擔心這擔心那,不如想想午後的詩會怎麼辦?”

師生兩人都默契地沒有提那些糟心事。

李文柏疑惑不解:“詩會怎麼了嗎?”

很快,李文柏就明白了顧文的話是什麼意思。

詩會舉辦的地方就在五華山中,三人乘坐馬車離開書院,不過一兩炷香的功夫就到了五華寺門前,五華寺是皇家寺廟,一年到頭香火都十分旺盛,且不受理平民百姓的祭拜,要踏進這寺廟大門,不是非富即貴的家族出身根本不可能。

唯一的例外,就是身上背負功名的舉子,不管是過了鄉試還是省試,只要能算得上是士子的,五華寺都來者不拒。

畢竟歷朝歷代都厚待讀書人,和尚們再勢力,也不敢跟天下大勢作對。

李文柏聽得直笑:“聽師兄所言,這五華寺倒不像是個禮佛的地方。”

“當然不是。”顧文指了指先帝親手題寫的“五華寺”牌匾,“大齊不設國教,先帝和當今又都不信佛,這皇家寺廟當然不可能是單單為了禮佛而生的。”

王行之日日來往于山間,守山門的和尚早就認識了馬車和車夫,是以問也不問就招手放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