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大鼠疫> 第五十九章 楊景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九章 楊景辰 (1 / 2)

隨著楊景辰的講述,隨著針砭時弊的深入,隨著改革的態度越來越明顯,賈亦韜眸子裡的光芒愈發地熾盛起來,閃爍不已,變得極為火熱,彷彿忘記了眼前這個官員的背景,忽略了楊景辰有著魏黨的嫌疑。

作為崇禎元年的風雲人物,為數不多的太子太保兼文淵閣大學士,位極人臣,賈亦韜又怎能不知道楊景辰這個人?

每個時代都不缺少明白人,洞悉時弊者,缺的是敢於秉言直諫之人。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條件,不僅是考驗敢於秉言直諫之人的膽量,不畏生死,最關鍵的還是皇帝必須有一個明君必備的素養。否則,即便再多的明白人,即便再多的敢於直諫之人,也架不住皇帝砍得。

很顯然,楊景辰賭贏了,看到頻頻點頭的皇帝,臉上的滿意之色愈發的濃郁,一副十分認同的樣子,就知道自己這些日子的努力沒白費,那些付出值了,接下來的話語愈發的自信。

“皇上,微臣以為,京城的官場就像一個人的大腦,是咱們大明的神經中樞,若是黨爭不斷,官員爭鬥不休,輕則,朝綱混亂不已,使得朝廷的辦事效率底下;重則,將會癱瘓整個大明官場。”

“西北的災情雖然緊迫,亟待解決;西南與東北雖有戰事之危,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戰爭。但是,相比而言,解除朝廷的黨爭顯得更加急迫,更加的迫在眉睫。”

“只要吏治恢復清明,各個衙門的辦事能力變得高效而快速起來,朝廷面臨的那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最起碼也能緩解天下許多的矛盾。”

整個過程中,楊景辰雖然滔滔不絕的講述自己的觀點,卻在一直留意著賈亦韜的神情變化,語速略微放緩之時,只聽到這位年輕的皇帝問道:“楊景辰,你覺得朕該如何整肅朝綱?整治吏治弊端?”

很顯然,楊景辰早就有了準備,想到了皇帝會問出這方面的問題。

“皇上,以微臣之見,整肅朝政的實質就是消弭黨爭。然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黨爭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滲透到一些官員骨子裡、血液中,一時難以消弭。”

“要想盡快的消除黨爭,恢復吏治清明,就必須提拔能臣幹吏,優先錄用那些苦寒出身的官員。這些人出身於下層,更能體會黎民之苦,百姓之堅,做事之時,更是為百姓考慮。”

“而且,也是最為關鍵的是,這些寒門官員與那些鄉紳鮮有關聯,一旦朝廷推行改革,他們就會貫徹執行下去,不用顧忌人情世故。”

聽到後面的這些話,賈亦韜略微有一些失望,楊景辰的觀點雖然新穎,見解獨到,深知時政利弊,對目前的朝廷有很大的助益,卻缺少一種戰略性的眼光,意見也不具備建設性,僅僅是在緩解而已。

總之,僅僅是在吏治改革上,楊景辰更加偏重於官員個人的自律,個人的官風和操守上面,而不是建立監督機構,從上到下和從下到上的對官員監督。

不過,賈亦韜能夠理解,並且想得通,時代的侷限性無法避免,古人不就是如此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