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做一名商人,那麼賺錢就可以不擇手段,規模不大的情況也不會對社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但是如果選擇當一名企業家,就要考慮社會影響,不能為了掙錢不擇手段,汽車是大型消費品的百億級,千億級企業如果做起惡起來,那是很恐怖的。
悅馳A1今年才是上市的第一個自然年,檀錦程根本沒有必要太過於著急,或者是殺雞取卵。
保證銷量的同時,建立起口碑還有社會影響力才是最重要的。
“行了,去安排吧,另外就是各分公司彙集過來的技術人員,得儘快安排好。”
尉來新能源集團,在幾名股東的支援下,順利實現了合併重組。
前天,也就是5月20日,尉來汽車有限公司實現了工商變更,尉來汽車有限公司變更為尉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擁有T,汽車以及新能源三大產業群。
所有的一切都是對標BD,檀錦程要在迪子低谷期盡一切可能的搶佔他的市場。
話說迪子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給出四月份的具體的銷量,退網門沒有全面爆發的一季度迪子的銷量實際還是增長的,三月份迪子整體賣出68129輛車子。
現如今五月份都快結束了,迪子都沒有公佈四月份的具體銷量,想來應該是下滑得比較嚴重。
不過檀錦程知道,迪子真正的危機還沒有到來,下半年才是他們最慘的時候,光伏產業的制裁越來越嚴格,蘋果會在今年下半年進入國內,帶動全系智慧機產業鏈的飛速發展。
迪子在手機代工方面最大的兩名客戶諾基亞跟摩托羅拉,市場份額被壓縮得死死的,導致迪子的代工產業幾盡全毀。
這兩大事業板塊的衰退是無解的,雖然損失慘重,但怎麼說也算是非戰之罪。
T代工行業,檀錦程代入船伕哥的角色想了想,在沒有先知這個BU的情況下,也根本不會想到諾基亞跟摩托羅拉這麼不經打。
船伕哥能夠在世紀之初就看到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他的戰略眼光毋庸置疑。
智慧手機的時代趨勢他不可能看不出來,合作的夥伴也是非常強大的,但奈何在時代變革的過程中誰知道這兩名強大的夥伴會是豬隊友?
至於汽車業務這一塊,則純純的就是去年賣得太好之後的膨脹了,四月份退網門全面爆發之後,哪怕到了現在,迪子在處理經銷商退網事件上都是非常強勢的。
部分經銷商甚至被他們給起訴了,不想著滅火,居然還在添柴,不得不說他們是真的很自大。
哦,對了,還在跟J字頭的競爭對手相互指責,指責對方挖他們的經銷商,互相打嘴炮,但實際挽留經銷商的政策是一個都沒有。
為了保證今年100萬輛的銷量預期,迪子經銷商們的KP政策依舊還在繼續著。
本來就很高的任務了,現在經銷商又少了,留下的經銷商可以說是壓力更大了。
迪子的教訓真的很慘痛,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真的很容易陷入到自大的境地。
2005年上市的F3,在上市不到20個月的時間裡,銷量就突破了10萬輛,2009年全年銷量更是達到誇張的29萬輛之多。
這銷量哪怕是放到2023年都牛逼哭了,足以擠進單一銷量前五之列,放在2009年的車市,那就是神一樣的資料。
迪子最主要的兩個競爭對手奇瑞跟吉利,2009年全年所有車型的銷量分別是50萬輛跟33萬輛,奇瑞還可以一戰,至於吉利,他們那麼多的品牌加起來也就比F3多出四萬輛而已。
而奇瑞,賣得最好的是奇瑞QQ,這款車型跟眾肽2008一樣,除了圖個新鮮便宜之外,根本沒有長期熱賣的趨勢,所造的也不過是車海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