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聯合國正式確認了太陽危機的存在。
為此2030年,地球聯合政府UEG成立。
它的主要職責就是協調全球資源,帶領全人類摸索自救方法。
既然是摸索,那就說明當時還沒有一個完美的應對方案,於是不同的人出於自己的利益提出了各種各樣應對的方法。
歸結起來主要有三種。”
獲得滿屏讚譽的時候,拍攝現場,另外一位“首長”說了起來。
“一是拋棄肉體的數字生命計劃,二是逃離地球的方舟計劃,三是帶著地球逃去其它星系的移山計劃。”
張麟頷首,面容沉重的聆聽。
“首長”不停道:“人類的消極派認為,當地球面臨毀滅,肯定在劫難逃。
於是他們主張放棄肉體,放棄逃亡。
他們提出的方案是將人的意識或者記憶剝離出來,儲存在網路或者伺服器中,從而在虛擬世界中獲得永生,再由飛船帶出太陽系。
其實人類在得知末日危機之前,就已經初步攻克了數字生命技術,可以讓一個瀕死的志願者存活一分鐘。
但一直沒有大規模的使用。
而太陽危機給了極力推崇該技術的科學家一個機會,意圖讓數字生命技術大行其道。
但是聯合政府並不同意這個計劃。
一是倫理問題,二是因為一旦數字永生成為可能,必然會引起現實世界中勞動力喪失。
所以聯合政府在2037年,明令禁止了數字生命技術。
不過有一小撮人,仍然在暗地裡悄悄嘗試。
和消極派的悲觀不同,聯合政府主張積極應對災難。
但在應對方法上又分成了飛船派和地球派。
他們的主要分歧,在於是拯救一部分人?還是拯救全人類?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也是這次衝突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米國為首的飛船派認為,應對太陽危機最好的辦法是建造星際飛船,然後坐上飛船跑路。
從理論上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自救方法,就像他們拍的《2012》。
但不幸的是,這個計劃卻在今年宣告失敗了!”
想了想,張麟提問道:“方舟空間站墜落?”
鄭重點頭,“首長”解釋說道:“對,高度達到9萬公里的太空電梯,是往返於地月之間的重要樞紐。”
聽到[太空電梯]四個字,不少科幻迷眼前一亮。
太空電梯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95年,俄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首次提出了這個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