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張麟的詢問,郭梵沉默半晌後直言。
“必須要有人走出這一步,否則在未來十年,可能就看不到華夏科幻電影了。”
聽其語氣,有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魄力。
有那麼一瞬間,張麟在他身上感受到了神聖的光輝感。
當然,這也並不是誇大其辭。
因為好萊塢電影工業化已經極度完善,而現在的華夏電影市場顯然是一塊又大又香的蛋糕、香餑餑。
投其所好,他們也會積極的拍攝華夏觀眾喜歡的作品。
比如前段時間賺得盆滿鍋滿的《大黃蜂》,就是一次很成功的嘗試。
再比如漫威喊的很兇的《尚氣》,說要選彭餘晏當男主角,可是讓國內漫威迷像過大年似的開心。
漫威迷們無比期待彭餘晏出現在MCU的陣容當中,想想就無比期待。
然後,最後被漫威瘋狂打臉,被人家當狗似的遛!
話歸正題。
不可否認,資方看重的只有利益。
利益又不分國界。
如果資方都去投資好萊塢了,那就沒有人投華夏電影了。
對於這段話,網友還是持肯定意見的。
資本逐利這點誰都清楚。
只要讓它們賺錢,道德節操什麼的全是屁話,家國情懷更是痴心妄想。
期望他們為愛發電,還不如期待國內那些導演能靈光一現。
可惜,華夏導演也都是不爭氣的東西!
一個兩個的儘想著騙錢,拍一些垃圾電影,靠著華夏龐大的市場賺的盆滿缽滿。
最後還罵觀眾不懂電影,不配看他們的電影,是鍵盤俠。
念及於此,真的十足鬧心!
不過說真的,張麟今天的直播,確實讓他們對小破球團隊的印象改觀了很多。
從這些硬核的電影道具,從滿牆琳琅滿目的電影圖紙,均彰顯出這個團隊的嚴謹和認真。
還有,《流浪地球》的團隊從兩人到四千多人,且還在不停增加,亦是一種量變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