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守城容易攻城難,劉天中能被選中做京城守將,自然也不是草包。
他雖然被敵軍神弩威力所震撼,但也不會就此失神,更不可能不戰而降。
城頭上,刀兵相見,廝殺聲,痛呼聲,此起彼伏。
崇政殿中,卻一片寂靜。
靜得就連眾人的呼吸聲都在此時顯得有些過於奢侈了。
外界的狂風驟雨在這個大靖權利最集中的地方隱隱掀起了另一種形勢的洶湧暗流。
方才有人提議,既然太子受到質疑,那麼何不使太子暫且避宮一些時日,另推出一位身份絕不會受到質疑的宗室成員走上臺前,轉移壓力?
好傢伙,這個提議簡直絕了!
自從年初慶壽宮之變起,凡是蹦躂過的宗室就都被遷到了西京。如今尚且留在京城,能勉強一用的,則只剩兩位。
一位是福王嫡子秦盛,但秦盛雖然身份沒問題,為人名聲卻是又紈絝又平庸。
號稱“吃喝玩樂一把手,其餘通通都不會”。
讓他走到臺前來為太子分擔壓力?
他可能是來搞笑的。
至於另一位,卻有些不可說了。
正是當今昌平帝的胞弟,先帝的嫡幼子,景安王!
景安王比之福王世子秦盛,卻又還要更加名正言順些。
難道說,一直在當今昌平皇帝壓制下,過得不尷不尬的景安王,就要藉著前朝叛亂,離奇翻身了?
這個時候,很難有人敢再去揣測皇帝的心情。
但對於給出提議的那位勇士,大家也都統一在心裡抱以敬服。
這位勇士是誰呢?
對,他正是權傾朝野的堂堂左相,大靖朝的尚書左僕射崔崢,崔大人!
同時,他還是昌平帝的左膀右臂,第一心腹。更是太子妃的親祖父,太子太師,太子嶽祖父。
崔崢要叛變?
這確定不是在開玩笑?
崔崢當然不是在開玩笑,他說完話,就緊緊伏跪在地,同時脫下頭上烏紗,放置到身旁地板上。
終於,可怕的寂靜中,被皇帝賜座在下首的太子站起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