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就要對自己狠一點> 第二百三十章 賣了我都沒有(保底更新14000/15000)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三十章 賣了我都沒有(保底更新14000/15000) (1 / 9)

週末兩天,十八中校園裡沒再出任何么蛾子。

眼看著下週六就要考試,學渣們哪怕只是為了能過個好年,此時也都不由得全都假裝認真起來,一大群人微帶著幾分自欺欺人的心情,紛紛擠到自習教室,很努力讓自己表現得看起來用功一點,臨時抱佛腳地發奮圖強了兩天。

就連羅北空,都窩在寢室裡翻起了課本,而不是去黑網咖那邊接著嗨。

不過既然大家都去教室裡,那再去教室也就沒什麼意義了。

江森在教室裡坐了半天時間,聽這群貨嘰嘰喳喳聊天,就知道自習室不再是久留之地,乾脆就回了寢室,寧可跟羅北空聊聊全市籃球賽的那個傻逼裁判。

然後就這麼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一邊狠狠地刷了兩天卷子,江森腦子裡頭好些這段時間已經明顯出現記憶混亂的知識點,也都隨著他刷卷子的進度,一點點被重新歸置復位。

應試考試就是這樣,需要不斷地反覆地記憶。

最開始先是跟著課本把所有的知識點全都過上一遍,明白這些知識點最基礎的概念和應用方法,然後如果學校裡的老師或者學生自身水平高的話,再下一個階段,就是把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知識體系和模組,開始成串成串地拿來記憶。

到最後第三個階段,才能在記得滾瓜爛熟的基礎上,形成猶如本能般的使用能力。

無論考試的時候知識點以怎樣的形式出現,大腦都能瞬間反應出來,題目中所顯示的條件、材料和問題導向,與某個或某幾個特定知識點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邏輯關聯,並在透過日以繼夜操練出來的做題技巧,將這個問題與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按照題目的要求完整表達出來,並以固定的應試格式,拿到固定的分數。

這就是高中三年,每個學生所要完成的所有的任務。

應試技巧和知識點記憶,彼此促進、彼此加深。

題目要刷,課本也一定要回歸,兩者不能偏廢。

尤其是文科,雖說打分的人手一緊、手一鬆,很容易就能搞出點分數上的小偏差來,可是不要忘了,哪怕是文綜試卷,也是有著足足160分的客觀選擇題的!

如果把課本翻得夠爛熟於胸,在這160分裡頭,拿下140分絕不是問題。而剩下的140分主觀題——如果連一半的分數都拿不到,那選文科的意義又在哪裡?

簡而言之,只要真的用了功,文科生想要文綜拿到210分,是絕對有保障的。

然後再往上一檔,拿個240分,就算是比較高的分數了。

好學生的底線和普通學生正常發揮的平均差距,也不過只有區區30分而已。

而眼下,江森正在做的,就是在努力地穩住自己的底線。不然如果不多翻幾遍書加深記憶,長期“以考代記”的話,他也很容易會把個別知識點的具體細節記混,從而導致整個記憶模組的連鎖崩塌,而這一塌,上了考場,就是少則四五分、多則十幾分的致命傷。

所以這就是偽學霸的悲劇。

在讀書這件事上,江森自己也清楚,他肯定比絕大多數人更有天賦。只不過跟最頂尖的那一部分相比,他就真的連給人提鞋都不配了。因為客觀上的智力絕對瓶頸,制約了他的發揮。他最多隻能努力做到100%地兌現自己的所有天賦。而那些動輒就拿全球數學競賽金牌的神仙們,只要稍微專注一點,就能甩開他幾條街,甩得連車尾燈都不讓他看見。

只是好在幸運的是,高考這場大戰,本來就是為絕大多數的正常人所設計的。而且很不敬地說一句,哪怕是考進清北的,雖然確實已經都是出類拔萃到極點的人物,但即便如此,至少其中一半的人,最多也只能被稱作絕頂聰明,而不是絕頂天才。這些萬里挑一、絕頂聰明的人,某種意義上,也只是去給那群真正的天才當陪讀的……

眼下江森對自己真實水平的判斷,大概就相當於天才的陪讀的陪讀。

道阻且長。

光在十八中這破學校裡稱王稱霸,沒有絲毫意義。

他還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唉,難……”晚上九點多快到十點,江森伸了個懶腰,302寢室的幾位陸陸續續回來,居然連文宣賓都堅持到了這個時間,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邵敏一進門就滿臉得道的樣子,對江森道:“江竹蓆,我今晚終於悟到了!你這麼牛逼,關鍵就在於兩個字,堅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