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用來忽悠人的說辭,這時代的夥計撓破腦袋也不可能想的出來。
這還是王俊彥從蘇棠這兒聽來的,然後又教給了鋪子裡的夥計。
雖然客人聽了解釋,依然不太懂,但這不重要,只要聽上去厲害就行了。
蘇棠繞開圍在鋪子門口的人群,走進鋪子,何伯就注意到了她:“蘇監市來了呀,可是有什麼事情,請到後院坐。”
到了後院,蘇棠便看見在四周碼放了好些最普通的竹椅。
何伯解釋道:“這些都是外地來的胡商定的,還有紙,他們也定了不少,商隊走的時候便會來提貨。”
胡商大多是來自內蒙、新疆、蒙古、甘肅、寧夏及中亞等地。
大部分地區都不適合竹子的生長,雖然這竹椅簡單,卻也很難自行製作。
而王家雜貨行這裡的售價便宜,竹椅的價格又不貴,索性便大量買入,沿途一路賣回去,賺個差價。
至於衛生紙,也買了不少。
但這東西沒有什麼分量,帶著不費力,基本上都是為了轉手賣給當地的貴族,用來賺大錢的。
“方才我一路走來,應該就屬王家雜貨行的生意最好了。”
“這也是多虧了蘇監市的相助,蘇監市若是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儘快開口。”
王俊彥前不久便跟著族裡的人回太原去了,何伯就知道,蘇棠不會專程來找他這個糟老頭子,定是有什麼事情要說。
蘇棠也是和王家的人接觸了一陣子才知道,王家挺變態的,採用的是末尾淘汰制。
王俊彥的爹是王家的族長,也不知道怎麼想的,他給他的兒女們,每人分了幾間鋪子,自己經營打理。
不看經營的過程,只看每月的盈利。
賺錢排在前面的,那就可以往上走。
賺錢最少的兒女,後面的日子,可能會過的不如府上的奴僕。
再遇見她之前,王俊彥便處於末尾很危險的位置。
這短短一月,靠著酒、紙和椅子,當月的盈利便處於中游了,福利待遇蹭蹭蹭的往上漲。
“我還真有一件事兒要麻煩何伯幫忙。”
“蘇監市請說。”
“我現在要需要十斤辣面,還請何伯能派人幫忙購買。”
“我沒聽錯,蘇監市是要買辣面?”
何伯心中有一萬個問號,她可知道整個長安城的辣面都是蘇棠家的貨。
莫不是想要故意刁難他這老頭子。
“沒錯,買辣面。”蘇棠見何伯滿臉問號,又補充道,“實不相瞞,我家的辣面都賣光了。”
雖然她說的是實話,但何伯對此依然是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