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這個少年經歷了什麼,明明身邊有和善的姐姐,他卻戾氣很重,身上帶著危險的氣息。
一炷香的時間快到了,夜蘭提筆,開始在紙上“唰唰”地寫了起來。
觀眾席上,一直密切關注她的動作的人有些訝異:這小姑娘是自暴自棄了嗎?她連聞都沒有聞藥湯,就直接在紙上寫藥材?
眾人失望搖頭,還以為敢跟臺清遠叫板的人是什麼厲害角色,平平無奇而已。
一炷香的時間很快過去,有人過來,像收試卷一樣,把眾人寫上藥材的紙張一個接一個收了起來。
“不要忘記寫上名字!”縣令好心提醒。
拿到評委席,幾個坐得端正的老大夫交頭接耳一陣,很快得出了結論。
“寫對九種藥材的有:臺清遠,寧溪,沈夜蘭。寫對八種藥材的有:阮嬌嬌、方文星、尹蘇蘇、劉義……恭喜以上考生透過第一輪比試。”
坐在臺子底下的觀眾有些沸騰,他們沒想到,那個十二歲的小姑娘居然能和臺大夫一樣,將九種藥材全都找全,甚至她都未曾辨認,提起筆就開始寫。
還有那個穿著黑衣的少年,居然也能和臺大夫比肩,看起來,今年的醫藥大會比往年更有看頭。
眾人摩拳擦掌,對接下來的比試充滿了期待。
“諸位,第二場比試即將開始,請未透過第一場考試的考生儘快離開。”
第一場比試平平無奇的過去,有人上臺來把他們桌案上的湯藥並著桌子端走,換上了簡易的鍋爐,上面放著藥方和藥材。
夜蘭拿起藥方正看著,有人輕輕敲了下她的鍋。
“噹噹噹——”沉悶的聲音傳來,冷笑聲在她頭頂響起:“鍋子不錯,就看你待會兒怎麼用了。”
抬頭,對上一雙狹長的眼睛,夜蘭平靜地看了他一眼:“多謝掛懷。”
說完,又重新低下頭去。
寧溪見狀,似乎感到無趣,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沒有透過第一場比試的人陸陸續續地都走光了,縣令的聲音又響起:“好,下面開始進行第二場比試,比試規則:利用手邊的藥材,熬製出藥方中的湯藥,記住,要好好把握火候、藥材分量、熬製時間等問題,一份好的湯藥,離不開諸位的耐心。比賽的藥材只有兩份,也就是說,熬製兩次達不到滿意的效果,那麼比賽失敗。下面我宣佈,比賽開始。”
夜蘭手中拿著的,是一份龍纏參陽明方,這是治療外傷、失血過多的藥方,主要有七味藥材,對於夜蘭來說,難度並沒有很大。
當年她跟著師父,專學採藥熬湯就學了好幾年。
她把幹藥材一一切碎,又用手邊趁手的工具開始碾藥、搗藥,最後將搗出的藥,放在鍋內。
原本炮製藥材還要經歷炒藥等步驟,藥材經過炮製之後,不僅可以提高藥效、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儲存,是中醫臨床用藥的必備工序。
不過如今條件簡陋,夜蘭只能做到搗藥這一步了。
反觀眾人,將藥材切碎了之後便急急放入鍋中熬製,這樣很難發揮藥材的全部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