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尖銳的嗓音打斷了劉衡的話,皇帝在一眾人員的簇擁下由樓下邁步上樓,劉衡,劉楓,任無憂連忙側身站好,抬手作揖,頭低垂,口中說著“恭迎陛下。”
皇帝已經年過六十,頭髮,鬍子花白,只是身體還算健康,精神灼灼,走起路來都要帶著風,走過三人只是,略抬了抬手,說:“今日佳節,不必太多多禮,都起來吧,隨朕過來。”
有人搬了龍椅放到前面,兩遍侍女提燈,更有太監站在欄杆的前面,高聲喊道:“陛下駕到!”這一聲過後,下一個人接著往下傳:“陛下駕到!”連綿不絕的傳出去,一直穿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樓下百姓再次倒身跪地,口中高呼:“恭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傳出,如要將天都要掀下來一樣,而在這一眾人當中,還有不同尋常之處,便是那些外族人,他們仍舊站著,只不過, 單手放於身前,弓著身行李,劉衡站在皇帝身邊,低聲解釋:“父皇,那些是草原來的外族人,他們和我們這裡的禮法不同,這種行禮方式,便是他們的最高禮節。”
皇帝點了點頭,手臂抬起,衝著外面揮了揮手,說:“江山社稷,百姓為天,君輕之,今日中秋佳節,君民同樂,免禮平身!”
有傳令兵在後,聽得皇帝說話,幾個人齊聲高喝,將皇帝的話一字不漏的全部都傳了出去,百姓聽聞,更是感恩戴德,又高呼了一句:“陛下聖明,陛下聖明!”這才起身站好,仰著頭試圖看清龍顏,然而普通百姓,又哪裡有那麼好的目力,也就只能看個影子罷了。
第三通鼓響開啟,這一次的鼓聲尤為的大,樓前八面打鼓,整齊劃一的敲響,咚!咚!咚!咚咚咚……!
隨著鼓聲想起,周圍的燈燭被蓋上,本是燈火通明的情景,瞬間變得昏暗起來,人們屏息凝神,緊張的看著樓上,而這咚咚咚的鼓聲就彷彿敲在了人的心上一般,讓人的心跳不由自主的隨著鼓聲而震動,連氣都不敢大出一聲。
花枕月就站在屋簷之上的背光處看著這一切,她所站的這個地方,即便是所有的燈光都亮起來,也依然照不到她這裡,就像是被世間給隔絕開來了一樣,夜風輕輕的掃過,吹氣她耳邊的頭髮,周圍的氛圍已經趨近於可怕,花枕月調整呼吸,一動不動的看著這一切。
站在對面酒樓之上的唐醉影也在看著這一切,不止周圍的等蓋上了黑布,就連身後室內的燈也都熄滅,天上一輪明月並不足以照明,天地之間的黑暗籠罩下來,像一隻五星的手,捉住了每一個人的手腳一般,唐醉影不敢大意,一方面緊張的觀察著前面,另一方面還需照看身周的情況,這大概是自打成神以來,讓唐醉影感覺到壓力最大的一次事件。
片刻之後,鼓聲停止,沒有了鼓聲的加持,周圍變得安靜了下來,在這數萬人的大街上,保持著一種奇詭的安靜的氛圍,換地雙手放在欄杆上面,舉目往外看,眼眸半垂,面上微帶笑意,劉衡躬身低聲的說了一句:“父皇,該點燈了。”
“好!”皇帝很是爽快的應了一聲,手掌抬起,說:“把火把給朕。”
木樓前懸掛的大型龍燈設計獨特,引線一頭連著燈內的蠟燭,另外一頭延伸到扶手旁邊,皇帝只需要站在上面即可點燈,一旁有太監手中拿著一根火炬躬身送到皇帝面前,說:“陛下請!”
皇帝伸手接過,深吸一口氣,高聲說:“點燈!”
“點燈!點燈!點燈!”負責傳聲計程車兵將皇帝的話盡職盡責的傳下去,聲音傳入到每一個人的耳中,所有人舉目相望,等著那一盞象徵著節日盛典的燈被點燃。
皇帝拿著火炬,放到一盞油燈上面,點燃了火把,火苗竄起,還嚇了皇帝一跳,笑著說:“朕都不記得上一次做這樣的事情是什麼時候了。”
話音未落,火把點燃引線,引線隨即發出滋滋的聲音,順延而下,一路盤旋環繞,進入到龍燈之內,而奇怪的事情是,當著光進入到龍燈之內後,就彷彿石沉大海,半點聲息也無,就在所有人都在疑惑之際,只聽得砰砰砰的聲音響起,龍燈之內,一點光亮起,隨意第二點光,第三點光,直至所有的光都亮了起來,照亮整盞龍燈,巨龍盤旋,光耀大地,普天同慶!
隨著這一盞龍燈亮起,之前熄滅的所有的等都亮了起來,天地之間又被照的如同白晝,人群彷彿煮開的水一樣,沸騰著,恍惚著,雀躍著,節日的氣氛被推到高潮,而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有人大聲的喊了一句:“快看,龍燈出事了!”
一聲驚撥出聲,龍燈從尾部開始燃氣,紙做的燈面,幹竹做的燈骨,如何經得起這樣的燃燒,這火一旦點燃,瞬間便將整個龍燈都燒成了一片火海,突變也在這個時候發生,漫天飛箭如同雨一般飛向木樓,目標直指宣武皇帝劉世天!